商務部圈定30出口重點國
海關總署1月10日發布2011年我國外貿進出口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6420.6億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長22.5%,外貿進出口總值刷新年度歷史紀錄。貿易順差比上年縮窄14.5%,連續三年下降。分析人士認為,1月10日公布的貿易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企穩,盡管如此,全球不確定因素影將于2012年繼續拖累中國的出口。
中國貿易順差連續三年下降。海關總署1月10日發布2011年我國外貿進出口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6420.6億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長22.5%,外貿進出口總值刷新年度歷史紀錄。其中,出口18986億美元,增長20.3%;進口17434.6億美元,增長24.9%。貿易順差1551.4億美元,比上年凈減少263.7億美元,縮窄14.5%。單月來看,2011年12月,我國進出口總值為3329.2億美元,增長12.6%。其中進口1582億美元,增長11.8%,出口1747.2億美元,增長13.4%。
分析人士認為,1月10日公布的貿易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企穩,盡管如此,全球不確定因素影將于2012年繼續拖累中國的出口。
貿易順差繼續縮窄
海關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進口增速高出同期出口增速4.6個百分點,外貿順差在2010年同比收窄7.2%的基礎上繼續收窄14.5%,減少263.7億美元,當年貿易順差與外貿總值的比值為4.3%,比上年降低1.8個百分點。
其中,2011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9245.9億美元,增長29.2%,占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2.8%,所占比重較上年提升2.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9171.2億美元,增長27.3%,高出同期出口總體增速7個百分點;進口10074.7億美元,增長31%,高出同期進口總體增速6.1個百分點。一般貿易項下出現逆差903.5億美元,擴大85.8%。同期,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13052.1億美元,增長12.7%.其中出口8354.2億美元,增長12.9%;進口4697.9億美元,增長12.5%.加工貿易項下的順差為3656.3億美元,擴大13.4%.
單月來看,2011年12月,我國進出口總值為3329.2億美元,增長12.6%。其中進口1582億美元,增長11.8%,出口1747.2億美元,增長13.4%。12月的出口數據低于11月份13.8%的增幅。
中國對歐盟、美國的貿易順差增幅進一步縮窄。據海關數據顯示,2011年,中歐雙邊貿易總值5672.1億美元,增長18.3%,較同期我國進出口總體增速低4.2個百分點。同期,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4466.5億美元,增長15.9%,較同期我國進出口總體增速低6.6個百分點。
匯豐銀行經濟學家馬曉萍1月10日稱,中國12月份貿易數據強勁,超過預期,顯示出中國出口增長并未如預期那樣急劇放慢。貿易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企穩。不過,中國2012年貿易順差前景不是非常樂觀,因全球的不確定因素將繼續拖累中國的出口。
花旗經濟師ShuangDing則稱,中國12月份貿易盈余數據強勁,反映了國內需求疲軟及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因素,預計2012年貿易盈余將繼續縮小。其補充道,雖然出口強勁,但非加工部門出現疲軟跡象??傮w而言,盈余數據反映出非加工貿易部門的出口增長速度下降的狀況。
而中國社會科學院2011年12月則發布報告認為,2012年中國貿易順差可能降至1,350億美元,較2010年下降26%左右。
“數據基本上符合預期,12月出口平穩,進口受到出口下降以及國內需求疲軟的影響,明顯回落。全年順差大幅下降。”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1月10日表示,2012年基本上會是進出口下降,進口增速大于出口增速,順差回落到1000億上下的格局。商務部2012年10%的進出口增速目標基本上能實現。“出口增速差不多在13%左右,進口增速15%左右。從季度走勢來講,一季度可能出現逆差,順差逐級走高。”
多元化布局應對
面對歐美經濟不振帶來的負面影響,商務部副部長鐘山在1月9日舉行的2012年全國貿促系統工作會議上表示,新的一年,商務部將著力開拓更多元化的外部市場,并使得國內區域間對外貿易依存度失衡的狀況得到改善。
鐘山透露,2012年將綜合考慮國際市場布局,著力于提高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比重,“將按照資源、人口、現有市場份額、戰略地位這四大因素,選擇約30個發展中國家,作為今年及未來四年重點突破發展的國家和地區,并力求到2015年我國與這些國家的外貿總額提高3%。”目前商務部已經選取30個國家,作為2012年及未來若干年外貿多元化戰略重點突破的市場。“我們的指標是,資源、人口規模、現有市場份額,以及戰略地位考量。希望能與中國貿促會聯起手來,力爭到2015年,與這些目標國的雙邊貿易額提高三個百分點。”
鐘山未詳細列舉上述30個國家的名字,但據此前的公開資料分析,印度、阿拉伯國家等資源豐富、戰略地位重要的國家或包含在其中。
海關1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我國進出口貿易對新興市場國家貿易增長強勁。數據顯示,2011年,我與東盟雙邊貿易總值為3628.5億美元,增長23.9%,高出同期我國進出口總體增速1.4個百分點。其中,我國對東盟出口1700.8億美元,增長23.1%;自東盟進口1927.7億美元,增長24.6%;對東盟貿易逆差226.9億美元,擴大37.1%。中日雙邊貿易總值為3428.9億美元,增長15.1%,較同期我國進出口總體增速低7.4個百分點。而對巴西、俄羅斯和南非等國家雙邊貿易進出口總值分別為842億、792.5億和454.3億美元,分別增長34.5%、42.7%和76.7%,均高于同期我國總體進出口增速。
而國內區域布局方面,鐘山表示,“國家將啟動外貿國內區域補貼政策,基于地區的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工業及交通基礎等因素進行扶持,爭取到2015年中西部地區的外貿規模也能提高3%.”
“因為經濟是一體化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假如全球經濟不好,很難有避風港。”李慧勇昨日表示,多元化布局在短期內難見成效,“但是對中長期來看,有意義。”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