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的主流教育【師范篇】師范教育,誰來埋單?——專訪教育部師范司司長管培俊
“政府關注的應該是市場管不了的事情,這些事情如果政府不管,任由市場力量起作用的話,會產生嚴重后果,教師教育就是這樣的事業”
管培俊
華中師范大學今年共招收2200名免費師范生,這些學生享受學費、住宿費的優惠政策,報到之后直接入住,并領取400元生活補助 牧羊/圖
從1997年高等教育全面收費至今,中國的師范教育的市場化改革已進行了10年。而回歸免費師范教育,只用了一年。這一“否定之否定”的舉措到底意味著什么?
1902年,京師大學堂師范館開了中國師范教育免費的先河,此后歷經清、民國、新中國,政權天翻地覆,但師范教育免費政策卻一直保留下來。
92歲的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徐中玉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回憶,少年時代,因為家里貧困,他從老家江陰縣考進了江蘇省立無錫中學高中師范科,上學期間不交學費,吃飯也不用花錢,學校還發給學生生活費。中師畢業后,徐中玉按照當時政府的規定當了兩年小學教師,1934年憑教師服務證考入國立山東大學中文系。
作家蘇童是1980年進入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的。他的記憶是,學校不收什么學雜費,住宿不要錢,每個月還給18元生活費。當時物價消費低,這筆生活補貼足夠他吃飽飯了,有些精打細算的同學還能攢點錢帶回家。
走了95年免費道路的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