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石油禁運“拖泥帶水”

如果對伊朗石油禁運,歐洲國家不得不轉向沙特進口石油,可能面臨成本上升;相反,禁運后伊朗石油突然供過于求,如果中國繼續從伊朗購買石油,成本很可能降低。

責任編輯:鄧瑾 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法駐華大使稱,對伊朗石油禁運會設置“過渡期”,底線是“使伊朗回到談判桌上”而不是武力摧毀。

如果對伊朗石油禁運,歐洲國家不得不轉向沙特進口石油,可能面臨成本上升;相反,禁運后伊朗石油突然供過于求,如果中國繼續從伊朗購買石油,成本很可能降低。

世界經濟在普遍不景氣和恐慌中迎來了2012年,但又一個可能導致世界經濟不明朗的因素會在本月出現——這就是歐美對世界第二大石油供應國伊朗的石油禁運。

本月23日,歐盟將開會決定對伊朗石油禁運的細節;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使、財政部長蓋特納又連續出訪中、日兩個能源大國,試圖說服這兩個世界能源消耗大國參與禁運。

然而,觀察這段時間世界圍繞對伊朗石油禁運的博弈,不禁令人想起“心有余而力不足”這句中國成語。

2012年1月2日,伊朗海軍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軍演,以威脅封鎖這個重要的石油天然氣運輸管道來反抗美歐制裁。 (CFP/圖)

經濟不景氣,還能掐斷經濟血管嗎?

從大的環境上說,此次石油禁運的時機似乎總有那么點不對勁。因為在全球經濟普遍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卻選擇了作為實體經濟血液的石油作為突破口來制裁。

在歐洲,主張對伊朗實行石油禁運最堅決的是法國。

法國駐華大使白林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本月底即將出臺禁運計劃,會附帶前提條件,其中之一就是:“(禁運)一定會有一個過渡期,不會馬上執行,已經簽好的供油協議,在過渡期不受到影響,必須執行完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