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巡視】給弱勢者有尊嚴的關心
關心物質送送東西相對容易,因為送的人可以相對得到光彩名聲或新聞報道作回報,本質上仍然是交易交換。難得的是默默行善,默默關心,帶來協助更帶來尊重,那才是更強大的社會改造力量。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沈穎
默默行善,默默關心,帶來協助更帶來尊重,那才是更強大的社會改造力量。
十幾歲念高中時,我參加了學校的“慈幼社”,社團最主要的活動是每周排定兩個時間,輪流到一家收容無家孩子的“育幼院”,替他們做“課業輔導”。參加過幾次社團安排的“正規”課輔后,我明明白白看到了育幼院孩子們臉上的不耐與疲倦。他們的表情深深刺痛了我,先是教我頭痛,繼而讓我心痛。他們的生活環境很差,更沒有什么學習條件可言。他們多半功課落后,白天上學時辛苦地忍受老師和同學歧視壓力,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