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雜草、選擇壓力、意外逃逸及其他——試論轉基因生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迄今為止,轉基因生物對生態平衡具有負面影響的例子有不少。雖然如此,這并不意味大量使用轉基因生物就一定會破壞生態平衡。關鍵在于如何使用以及嚴格的審批和有效的監管。

責任編輯:朱力遠

迄今為止,轉基因生物對生態平衡具有負面影響的例子有不少。雖然如此,這并不意味大量使用轉基因生物就一定會破壞生態平衡。關鍵在于如何使用以及嚴格的審批和有效的監管。 

轉基因生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從轉基因技術誕生開始,就備受人們關注。為此,國際生物技術界還曾在十幾年前自行停止轉基因生物研究一年,以便大家冷靜下來,認真思考這些影響到底有多大,以及對可能的不利影響有什么防范措施。

2011年9月29日,墨西哥墨西哥城,一名打扮奇異的活動者在墨西哥國家玉米日抗議在農業中使用轉基因技術。

轉基因是人為地讓一個基因在其非自然的時間、地點、環境進行非自然的表達。因此可以說,任何一個轉基因生物都有可能對其所在的生態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這個影響可能是有害的,但也可能是有益的。

轉基因生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一般經由轉基因本身的表達,轉基因的意外逃逸,對目標物種施加強大的非正常選擇壓力,或者是對非目標物種的意外傷害等途徑而實現。轉基因生物本身也可能脫離管控進入自然界,進而成為雜草或其它侵襲性生物。

那么,轉基因生物對生態環境究竟有什么具體影響呢?這個問題既簡單又復雜。

說它簡單,是因為就絕大多數轉基因生物而言,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都可歸結于兩點:一是對種群內基因型頻率的影響,二是對其生長地的生物多樣性以及生態平衡的影響。

說它復雜,是因為只有對每一個轉基因的性質、對每一個轉基因生物的生物習性、對每一個轉基因生物的具體生長環境、對每一項就該轉基因生物所做的配套生產措施等等,都要進行個案分析,才能得出相應的答案。因此,我們今天也只能主要就目前已經在生產上大量應用的轉基因生物來進行討論。

“超級”雜草或昆蟲

現在一說起基因生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就不可避免地談到所謂的“超級”雜草或昆蟲,這是因為目前在生產上使用最多的,是抗蟲的Bt轉基因和抗除草劑的轉基因作物。

所謂“超級”,是指它們具有其同類本不具有的抗特定除草劑或殺蟲劑的能力。也就是說,本來可以殺死它們的除草劑或殺蟲劑對它們再也無效。由于它們的一般同類都被該除草劑或殺蟲劑消滅了,無其它草或蟲與它們進行生存競爭,可以取得盡量多的營養和生存空間。于是,它們就可自由生長,而且長得特別快也特別大。

這些“超級”雜草和昆蟲的產生,其實同生物進化的方式有著直接的關系。它們是在一個地方長期大量使用單一抗除草劑或抗蟲轉基因的必然結果。任何一個生物種群里,由于遺傳變異的積累,都存在一定的基因型多樣性。這種多樣性,是生物種群適應不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