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爭議】帶薪休假取代黃金周正當其時?

“黃金周”假期事實上歪曲了民眾的“休假權”,取消黃金周無疑是廣得人心的舉措,更是政府為了保障公民權利、構建福利社會邁出的第一步探索。
    黃金周一過,取消黃金周的聲音又大了起來。不過,10月10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周清卻表示,沒有聽到任何“取消黃金周假期”的說法。那么,“黃金周”觸動了人們哪根神經,讓人們一次次不吝表達自己的愛恨交加。人們千呼萬喚的帶薪休假真的可以取代黃金周嗎?
    設立黃金周的初衷,在于拉動內需、刺激消費,而非真的為了民眾的休息權。黃金周的經驗也表明,黃金周根本無法保證大部分出行者的休假質量。過于集中的假期,使民眾享受的服務質量明顯下降,由此帶來的“假日綜合征”讓很多人發出了“休假比加班還累”的抱怨。

反 方
    眾所周知,中國許多地方沒有實施類似西方的“帶薪休假”制度,致使許多地方無視員工的“休息權”。盡管對黃金周的質疑許多都是事實,但它的存在至少在客觀上落實了公民的休假權,能給人們一個可預期的穩定假期。

正 方
    民眾有權選擇自己何時、如何休假,而不是由國家找個固定的時間統一安排,黃金周的設計初衷就違背了“休假”的基本內涵,是對民眾休假自主權的一種變相剝奪,讓民眾即使在假期也要為國民經濟作貢獻。世界其他國家如果不是出于經濟目的,哪個國家會實行類似的“黃金周假期”制度?保證民眾“休息權”的不是黃金周,而是帶薪假期。

反 方
    目前,我國公民一年的總休假時間為114天,如果再實行帶薪休假,那么一年的1/3都在休假,肯定會對國民經濟產生影響。而且,現實的情況是,一旦取消黃金周代之以帶薪假期,很可能會導致“能休上假的人休得更舒服,休不上假的人照舊沒得休”。由此看來,黃金周多少能體現公平。

正 方
    如果“犧牲”0.5-1個GDP的百分點可以最終換來勞動者的身心健康和經濟運行質量的更加優化,不能不說是一項利國利民之舉。在福利制度比較完善的國家,普遍用法律形式規定了10天至30天的帶薪休年假制度。美國一些大公司為“迫使”員工盡可能充分地休假,竟然采取在假期歇業的極端做法;如果員工沒有休完假就回到公司,公司電腦會不厭其煩地提醒其離開??纯次覀兊钠髽I,相比之下的低效率就不難理解了。

反 方
    帶薪休假制度在1995年就寫進了勞動法,但為什么至今只能在機關事業單位和少數企業執行?制度必須考慮具體操作。國家旅游局今年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支持用帶薪休假全面取代黃金周集中休假制度的僅占受訪者的37.44%,因為,帶薪休假會大幅提高企業的運營成本,使企業失去競爭力,企業沒有休得起假的錢,這項制度誰來埋單?

正 方
    經濟發展越快,人們對休假的要求就越強烈,所以不要總是以我們國家還不適合強制實施帶薪休假制度作為抹殺自主休假權的借口,那些都是無良企業的托辭。我們國家的帶薪休假制度只是一具空殼,因為還缺乏可操作的配套辦法,人們還沒嘗到這種休假權的甜頭,所以才會對此感到不樂觀。

反 方
    現階段,認為只要把“帶薪休假”寫入勞動法,即便沒有勞資力量的平衡,也能保證勞動者休假的權利,純粹是想當然。在帶薪休假制度沒有完全實施的情況下,一次性取消黃金周休假制度還不合時宜,不妨采取“軟著陸”的辦法,探索黃金周期間進行分時段休假、分區域休假、改革“雙休日”制度等。

點評者說
    實施帶薪休假制度,返還休假權于公民個人是大勢所趨,然而民意對取消黃金周所表現出來的憂慮,凸顯了對制度執行力的不信任。公民能否充分享受法律賦予的休假權,是衡量一個政府執政人性化程度的重要指標。在勞資雙方的力量對比不平衡,勞動監管部門和工會組織的力量尚顯薄弱的情況下,政府更應該站出來捍衛勞動者的權利,捍衛休假權——這一項由憲法和勞動法共同規定的基本權利?!包S金周”假期事實上歪曲了民眾的“休假權”,取消黃金周無疑是廣得人心的舉措,更是政府為了保障公民權利、構建福利社會邁出的第一步探索。這一步必須跨出來。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