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格和他的現實主義烏托邦

博格指出,自冷戰結束后的20年和平時期內,大約有3.6億人死于饑餓和可醫治的疾病,比整個20世紀死于戰爭、內戰和政府鎮壓的人數還多

責任編輯:劉小磊

博格指出,自冷戰結束后的20年和平時期內,大約有3.6億人死于饑餓和可醫治的疾病,比整個20世紀死于戰爭、內戰和政府鎮壓的人數還多

《康德、羅爾斯與全球正義》

[美]博格著,劉莘、徐向東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0年5月,58元

《羅爾斯:生平與正義理論》

[美]博格著,顧肅、劉雪梅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10月,38元 

博格的野心是為制藥領域的專利制度打個補丁 (何籽/圖)

1980年,英國攝影師邁克·威爾斯在烏干達拍下那張著名的照片:一個黑人孩子把手平放在一位西方傳教士的手中,后者溫軟肥厚、白皙干凈,相比之下,孩子的小手就像是一只風干的小鳥爪子,或是剛剛出土的白堊紀化石。

不清楚這張日后獲得普利策新聞攝影獎的圖片是否直接激發了濤慕思·博格的哲學思考,至少從1980年代初期博格攻讀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開始,“全球正義”就一直是他思考的主題。博格不僅是第一批推動全球正義的理論家,而且還身體力行,每年都在馬不停蹄地奔波于全球各地宣傳他的政治理想。

2002年博格出版《世界貧困和人權》,這本書被譽為當代政治哲學最為杰出同時也是最具爭議的著作之一。他的基本觀念是:如果目前的全球秩序是正義的,那么絕大多數的世界貧困人口也許將不會存在。而在各種基本人權中,最未被廣泛實現的同時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是1948年聯合國頒布的《世界人權宣言》第25條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