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執于見】虛名的時代
這個時代,販夫走卒不在乎名,唯利是圖,打一槍換個地方,聲名狼藉,無可厚非。但大學之名,大學的象征性資本不是私人的,而是歷史、時間、文明創造的千秋萬歲名,任何人都無權濫用。
責任編輯:蔡軍劍
如果名不再使人從黑暗里出來進入文明,名就成為虛名,反而是黑暗與野蠻的遮蔽者了
中國自古有名教的傳統。胡適說:“總括起來,‘名’即是文字,即是寫的字。‘名教’便是崇拜寫的文字的宗教;便是信仰寫的字有神力,有魔力的宗教。”胡適說的只是一面,名教還有更重要的方面,就是名副其實。
老子曰: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小到給孩子取名、給店鋪命名,大到從“階級社會”到“和諧社會”的命名。
《左傳》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孔穎達疏:“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其身既沒,其言尚存。”
《論語》說,“君子疾末世而名不稱焉”。
《說文》這樣解釋:“名,自命也。從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意思很明白,名就使人從野獸的無名之黑暗里出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