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振奮的意外治愈——“基因療法”帶來治療艾滋病新希望

無論是骨髓移植治愈艾滋病,還是病毒載體令小鼠長期免疫HIV病毒,都將艾滋病的預防和治療指向了“基因療法”。面對基因療法預防HIV感染的價值與風險,正如巴爾的摩所言:“我們何不一試,因為我們別無選擇?!?/blockquote>

責任編輯:朱力遠

2011年是首個艾滋?。ˋIDS)病例確診30周年。自1981年在紐約七名同性戀青年中發現艾滋病以來,該病已累計致死2500萬人。每年新增HIV感染病例3300萬人,新增患者260萬。目前,臨床上尚不能根治該病,廣為使用的“抗逆轉錄病毒療法”(雞尾酒療法)僅能有限地延緩病程發展。

2011年5月,在《血液》上刊發的論文顯示:一名白血病患者在進行骨髓移植后,竟意外地治愈了艾滋病,這被稱為世界上首例艾滋病“痊愈”患者。

面對艾滋病驚人的流行性和致死率,最為有效的預防手段當屬接種疫苗。然而,目前臨床上沒有一種疫苗接種后,能對HIV病毒進行有效的預防。2011年11月30日,《自然》雜志刊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大衛·巴爾的摩教授(David Baltimore)的研究論文:小鼠一次性肌肉注射含有抗體基因的病毒載體后,便可對HIV病毒長期免疫。

無論是骨髓移植治愈艾滋病,還是病毒載體令小鼠長期免疫HIV病毒,都將艾滋病的預防和治療指向了“基因療法”。

巴爾的摩的研究表明,小鼠一次性肌肉注射含有抗體基因的病毒載體后,便可對HIV病毒長期免疫。

善于偽裝的病毒

理論上說,當HIV病毒感染機體時,人體免疫系統所具有“免疫監視”功能,本應及時地發現并清除病毒:體液免疫系統可以產生抗體“中和”病毒;細胞免疫系統則可直接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細胞。但是,面對機體的“免疫監視”,HIV病毒猶如巧妙地偽裝了自己,不被免疫系統所發現。

HIV病毒分為兩種亞型(HIV-1,HIV-2),即使同一亞型的病毒在不同患者體內,病毒的毒株也不相同。實驗室中針對某一毒株的所開發疫苗或抗體,往往臨床上不能對所有患者適用。2010年《科學》雜志刊文,發現能夠中和95%以上HIV毒株的抗體,但是據此設計能夠中和所有HIV毒株的疫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