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管縣改革出現“疲勞癥”——專訪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占斌

“省直管縣”是近幾年來行政管理體制中最受關注的改革模式。2012年,“省直管縣”財政改革大限已近,但進展并不樂觀,中央遲遲沒有配套措施出臺,導致地方產生了觀望情緒。改革有風險,誰愿意擔這個風險?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省直管縣”是近幾年來行政管理體制中最受關注的改革模式,被認為涉及國家的長治久安。2012年,“省直管縣”財政改革大限已近,但進展并不樂觀。

像昆山這種經濟發達的縣級市,還歸蘇州管,從長遠來講,其實沒必要。像義烏這么大,也不一定老讓金華管。

中央遲遲沒有配套措施出臺,導致地方產生了觀望情緒,大家感覺改革出現了“疲勞癥”。改革有風險,誰愿意擔這個風險?所以大家就都明哲保身,搞發展去了。

最近,國務院辦公廳下發文件,將質監、工商部門劃歸地方管理,這兩個部門的干部還有點小怨言,因為待遇降低了很多,過去在縣里相當于副處級單位,現在變成科級了。

長期以來,縣區在經濟上和地市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要想把縣區政府從市級財政中剝離,并不容易。 (CFP/圖)

隨著2012年的到來,“省直管縣”財政改革大限已近。

按照財政部的計劃,作為“省管縣”改革的關鍵一步,這一改革要于2012年底前,在全國推開(民族自治區除外)。省級財政將在政府間收支劃分、轉移支付、資金往來、預決算、年終結算等方面,與市、縣財政直接聯系,開展相關業務工作。然而,目前各地改革進度各異,面臨眾多問題。要想將縣區政府從市級財政中全面剝離,殊為不易。

省直管縣“是近幾年來行政管理體制中最受關注的改革模式,被認為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但改革至今,“從下往上改革的領域越來越少,需要從上往下改革的領域越來越多。”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占斌說。

張占斌從2005年就開始研究省直管縣改革。近日,他主編的《中國省直管縣改革研究》出版。圍繞省直管縣改革中面臨的困境和下一步的走向等問題,南方周末記者對張占斌進行了專訪。

“地級市很尷尬”

憲法中并沒有地級市的概念。

南方周末:中央開啟省直管縣改革的主要動力是什么?

張占斌:目前的“市管縣”體制是1983年以來逐漸形成的。2005年6月,溫家寶總理在全國農村稅費改革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具備條件的地方,可以推進省直管縣的改革試點。

從國家發展進程來看,“縣”這一級做得好,國家就亂不了。“縣”連著三農,可以解決很多問題。過去講“縣太爺”很重要,就是這個意思——他對農民非常熟悉,有利于及時做出政策調整,讓農民跟著政府走。

這些年來,縣域經濟占國家經濟總量的一半左右,而縣域人口則超過全國總人口的70%,土地占總面積的約90%。實際上,縣域經濟在擴大內需等很多方面,還有巨大的潛力沒有發揮??h里的權力經常不完整,處理問題時經?;ハ嗤泼?。倘若縣里權力更加完整,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