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越來越年輕?
一些地方的年輕干部“火箭式”升遷,不斷引起公眾質疑。有學者總結這些干部的共性特征為“五高一小”:年齡小、學歷高、起點高、換崗頻率高、升遷速度高和爭議度高。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一些地方的年輕干部“火箭式”升遷,不斷引起公眾質疑。有學者總結這些干部的共性特征:年齡小、學歷高、起點高、換崗頻率高、升遷速度高和爭議度高——
有學者指出,少數地方提拔年輕干部是為年輕化而年輕化,形成了一種“干部低齡化”的新版本,既有違于中央的政策要求,也不利于年輕干部的實際成長。
一些基層年輕干部“火箭式”升遷,突破了中央關于黨政干部選拔任用的有關規定,在社會上引起大量爭議和質疑。 (朱慧卿 CFP/圖)
2012年1月19日,一則“清華大學畢業生半年升任副縣級”的新聞,引起輿論關注。生于1989年的清華大學畢業生焦三牛,剛工作半年,便被甘肅省武威市擬任市外事僑務辦公室副主任。媒體驚呼為“火箭式”升遷。
近年來,類似的“最年輕美女鎮長”、“最年輕縣(市)長”、“最年輕廳官”現象幾乎沒有停歇。2011年地方換屆中,甘肅靈臺出現了時年28歲的縣長,湖北通山、江陵都出現了時年31歲的女縣長。這些年輕干部的升遷涉及中央關于黨政干部選拔任用的有關規定,引起大量爭議。
2011年12月26日,在質疑聲中,年輕的代縣長閆寧辭職,此前在9月6日,他以29歲的年齡,擔任河北省館陶縣代縣長,在網絡上引起激烈爭議。他在辭呈中稱,由于任職以后引起社會持續不斷的關注,他心理和精神產生了很大的壓力。
在全國人才研究會副會長、原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王通訊看來,選拔年輕干部是永遠的話題,是干部群體代際更替的要求。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80后的年輕人當縣市領導不是不行,一些年輕干部獲得提拔之所以爭議大,是因為基層一些地方在干部選拔時出現過腐敗事例,有少數人走歪門邪道獲得提拔,從而引起了民眾不信任。
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青年學者、中央編譯局博士后吳曉林則認為,與改革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