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鄉吾民】大通小鎮:歷史深處的嘆息
在過去幾十年的歷史巨變中,我的老家大通鎮所發生的一切可能比電影更具魔幻現實主義的色彩。渡口經歷了股份制改造、承包制等等反復改弦更張,漂浮在長江上的和悅洲的鄉親們也在多年前被強制搬遷至鎮上。
責任編輯:鄧瑾 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張劍鋒
渡口經歷了股份制改造、承包制等等反復改弦更張,漂浮在長江上的和悅洲的鄉親們也在多年前被強制搬遷至鎮上。
春節期間,大通鎮和悅洲來了一群拍電影的,拍的是《長江圖》,據說這是一部魔幻現實主義風格的電影。而在過去幾十年的歷史巨變中,我的老家大通鎮所發生的一切可能比電影更具魔幻現實主義的色彩。
安徽銅陵市的大通鎮在江南小鎮中位置特殊,從清咸豐到民國,它是洶涌的財富和天堂般風景的門戶所在。桃花源般的徽州,有白墻黑瓦清山綠水的詩意,據說,李白五分之一的詩都是在安徽的沿江和江南寫出來的,“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但古徽州也有土地匱乏生計不保的挑戰,而這個挑戰成就了“無徽不成鎮”的江南經濟?;罩萑藢系臐B透是通過三條河流完成的:著名的新安江、不太著名的青弋江和流往我老家大通的青通河。
新安江往東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