鎘污成謎——南方周末記者溯源廣西鎘污染事故

2012年中國首例城市水源地危機震動廣西,半個多月過去,污染成因依然成謎。這場跨年風波對于“有色金屬之鄉”河池市,似乎是注定的宿命。

責任編輯:何海寧

2012年中國首例城市水源地危機震動廣西,半個多月過去,污染成因依然成謎。這場跨年風波對于“有色金屬之鄉”河池市,似乎是注定的宿命。

死魚警報

廣西柳州人以瘋搶超市瓶裝水開啟了他們的2012年,約21噸重金屬鎘沿龍江如幽靈順流而下,向廣西第二大城市柳州游蕩而來。

這是2012年中國第一起重金屬污染事件,也是2012年中國城市水源地的第一次告急。

2012年1月15日,龍江拉浪水庫,當養殖戶蘭威發現自家網箱中的魚開始陸續死去的時候,他并未意識到一場廣西歷史上最大的污染事故正由此發端。龍江所在的河池市環保局正是依照這一不顯眼的“警報”對水質進行檢測,發現鎘濃度異常。

而若非魚兒“以死相告”,人們或許還要再遲些時候方知災難降臨。河池市環保局局長吳海愨稱,此前,該局對龍江水質的監測頻率為一月一次,一般在每月的10日之前完成。

鎘污染團依然在逼近柳州。身穿防化服的消防戰士正在投放飲水級別的噴霧型聚氯化鋁,由于有刺激性氣味,他不得不仰著頭工作。 (星空 CFP/圖)

根據廣西自治區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的事后分析,此次入河的鎘約21噸,以溶解態的形式存在,且污染水團相當集中。在某些河段,鎘濃度超標最大達82倍。

龍江是柳江上游支流,從拉浪水庫到柳州自來水廠的第一個取水口,只有140公里左右。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污染水團下泄將使柳州市柳江河段超標10倍以上,并可能影響到珠江干流水質。

鎘是造成上世紀世界七大環境公害事故之一的日本富山縣“痛痛病”的元兇,長期過量接觸會引起慢性中毒,致肝腎損傷,還可導致骨質疏松和軟化;短時間內吸收大量的鎘可引起急性中毒,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

“這次鎘污染事件(規模)在國內歷次重金屬環境污染事件中是罕見的。”一位參與事件處置的專家對新華社記者如是說。2005年底,同是珠江支流的北江亦曾出現驚動全國的鎘污染事故,此次龍江鎘污染事故并不遜于前者。

事故發生三天后的2012年1月18日凌晨3:30,污染的消息才經由河池市傳真通報柳州,這被媒體質疑為“晚報”。“最擔心的事情(飲水源遭污染)終于還是發生了。”柳州市環保局局長甘景林告訴媒體記者,污染規模幾何,污染源始自何處,這些信息當時無從得知。但柳州的神經瞬間緊繃,因為該市四大自來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