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殺死江豚
長江生態惡化,15年后,江豚將可能滅絕。一群大學生尋找江豚最后的避難所,意外看到了保護江豚的另一面:冷漠。國家給予江豚的保護措施寥寥無幾,國內專項研究人員包括學生在內僅有三十余名。
責任編輯:何海寧
長江生態惡化,15年后,江豚將可能滅絕。
一群大學生尋找江豚最后的避難所,意外看到了保護江豚的另一面:冷漠。
國家給予江豚的保護措施寥寥無幾,國內專項研究人員包括學生在內僅有三十余名。
“你不曾給我們帶來什么危害,更不曾向我們索取過什么,卻因為我們的原因正在逐步走向滅絕。”
這段話摘自《寄給江豚的一封信》,作者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綠源環保協會在洞庭湖畔做了三年的江豚認知度調查,卻只在野外看到過一次江豚。
2007年白鰭豚被宣告功能性滅絕后,江豚成為長江中唯一的哺乳動物。目前,長江流域江豚僅存一千余頭,且以每年6%以上的速度急劇下降,專家預測15年后江豚將可能滅絕。
2011年夏天,一百多名大學生參與了世界自然基金會資助的“尋找江豚最后的避難所”濕地使者行動,在長江中下游和鄱陽湖、洞庭湖邊的11個城市96個社區開展了調研和宣傳。然而,漁民們對于這群不速之客很詫異:為什么要保護江豚?
大學生的調查發現:大多數人還分不清楚江豚和河豚,不到一半的人意識到江豚越來越少;只有極少數人能準確說出長江的禁漁期。“有的漁民不友好,有兩個女生被罵哭了,隊員們為此還開了心理座談會。”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隊長肖勇說。
武漢,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鰭豚館一名研究人員在和江豚玩耍。長江生態惡化,江豚不可避免將成為圈養的動物。 (中科院水生所 王小強/圖)
意外的淡漠
“嚇了一跳,特黑,很驚奇!躍起來,一道弧線。”田野是江西財經大學綠派社中第一個看到江豚的。2011年8月17日上午,鄱陽湖北面,烈日當照。“我拍到了!真拍到了!”田野拿著DV大喊起來。
三峽大學、安徽大學、南京大學、江西財經大學、中南大學……他們來自長江流域的十多所大學,大部分都不是生物專業背景,有的關注江豚已經三年,有的以前從未聽說過江豚。整個暑假,他們像田野這樣的興奮只有3次。然而在老漁民眼中,時不時躍出水面的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