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法院卷進打黑風暴

節前,被稱為“貴州打黑第一案”的黎慶洪案,在小河區法院連審6天,最終因程序問題暫時休庭。潮水般的公眾討論和網絡圍觀,讓該案成為2012年開年的首場法治大戲。

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沈穎

一天庭審,驅逐3名律師,警告、訓誡達十余人次,不知這是否創造了紀錄。本應居中裁判的法官,深陷對立甚至劇烈對抗的狀態中。

春節后的第一個工作日(2012年1月29日),負責審理“黎慶洪涉黑案”的貴陽市小河區法院,又恢復成為一臺滿負荷運轉的機器。截至當天傍晚,至少四名代理黎案的律師,接到了小河區法院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當事人拒絕這些律師繼續為他們辯護。

節前,被稱為“貴州打黑第一案”的黎慶洪案,在小河區法院連審6天,最終因程序問題暫時休庭。潮水般的公眾討論和網絡圍觀,讓該案成為2012年開年的首場法治大戲。

此案被告多達57 人,小法院蓋的新樓里找不到可容納的法庭,只能臨時借用當地一個企業的禮堂。 (《生活新報》/圖)

天降大案

位于貴陽市南郊、清水江路123號的小河區法院,與黎慶洪素無淵源。黎是貴陽下轄的開陽縣人,早年只是一名普通貨車司機,與其父黎崇剛共同經營磷礦起家,成為當地首屈一指的民營企業主。

2008年甕安事件后,貴州省掀起打黑風暴,歷時三年,五十余個黑社會性質組織被打掉。原本在2008年9月被以賭博罪立案偵查的黎慶洪,最后于2010年初被以涉黑罪名送上了被告席。

貴陽市中級法院一審判決黎慶洪有罪后,2010年7月12日,貴州省高院以“部分事實不清”,將黎慶洪案發回重審。出人意料的是,該案突然被降低審級,指定由一家基層法院——貴陽市小河區人民法院重審。

對于只有20名法官、一線審判法官僅有12人的小河區法院而言,這無疑是一起從天而降的大案。而且,經過一年的重新偵查,黎案的犯罪嫌疑人一共達到67名之多,最終被起訴的被告人,由原來的17名增加到57名。

此前默默無聞的小河區法院,知名度一夜陡升。它是否具備黎慶洪案的管轄資格,一開始即引發爭議。

法律界人士解讀稱,小河區法院一審之后,即便黎慶洪上訴,該案也將由貴陽市中院進行終審,這意味著該案將在貴陽市內部“消化”。而貴陽方面的解釋是,貴陽市中院指定下轄法院進行異地審理,符合法律規定,無可指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