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來踏我們的田?——五條人和海豐縣城記

2009年他們發行了第一張專輯《縣城記》,紅色的歌詞本設計成老式戶口本的樣子,寫著八個字:“立足世界,放眼海豐”。五條人想以此表達,他們用世界性的音樂和縣城外的視角來描述海豐。

責任編輯:李宏宇 袁蕾 助理編輯 朱曉佳

民謠樂隊“五條人”大多數時候只有兩個人:1981年出生的阿茂,1986年出生的仁科。他們每年春節都要回海豐辦一場“五條人回到海豐民謠會”的演出,有時候是借用朋友的畫室,有時候是在還沒裝修好的展廳,有時候干脆露天。2012年他們安排了兩場,大年初二的歌友見面會和正月十五的演唱會。年初二的那場歌友會上,他們放了朋友從陸豐烏坎村拍回來的照片。

在廣東,“海陸豐”是一個遠比汕尾如雷貫耳的名字。包括海豐、陸豐、陸河在內的“海陸豐地區”,在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為汕尾市,但人們還是習慣延用那個滄桑的老稱呼:海陸豐。海豐、陸豐這兩座毗鄰的小縣城,唱著一樣的白字、正字、西秦戲,擂著一樣的“咸茶”,吃著一樣的潮汕丸子,一樣跟“農民大王”彭湃鬧過革命,有著一樣多的香港親戚,街邊站著一樣失業的年輕人,墻上一樣貼著“還我耕地”的訴求。

五條人就從這里走出來。從2006年開始,他們一直用海豐話唱著海豐的那些事兒。2009年他們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縣城記》,紅色的歌詞本設計成老式戶口本的樣子,寫著八個字:“立足世界,放眼海豐”。這個口號來自海豐縣城里四處張貼的標語:“立足海豐,放眼世界”,五條人想以此表達,他們用世界性的音樂和縣城外的視角來描述海豐。

他們沒有去陸豐,但一直在廣州關注烏坎事件的進展,對他們來講,那是發生在家鄉的事。

五條人每年春節都要回海豐辦一場“五條人回到海豐民謠會”的演出。2012年年初二,仁科(左)、阿茂在歌友會上表演。 (快美林/圖)

“干壞事,小心雷公敲你??!”

天啊天烏烏 要啊要下雨/我媽在家等我回家吃飯喔/但是現在該怎么辦好呀/我在看守所里面/我媽講:阿仔啊回家吃飯吧/都怪我那個時候/不成器 老去混/也怪我那個時候呀/老勢勢

——《道山靚仔》(老勢勢:海豐話,“跩”的意思)

仁科出生的地方叫捷勝鎮,是汕尾東南角的一處半島,洪武年間有千戶侯率民眾在這里大敗倭寇,所以得名。捷勝人自古就在倭寇和海盜橫行中求生存,六十年前,離捷勝不到兩公里的龜齡島,還是“海盜天堂”。捷勝人也因此頗為勇武好斗。

小學四年級之前,仁科一直在這四處漂著魚腥味的鎮子里生活。他自小就聽說著村子之間年輕人相斗的故事,有時候因為土地糾紛,有時候“為芝麻綠豆大點事兒”,“他們會拿著西瓜刀互劈”。他也親眼見過一次,那時他正在外公家坐著,聽到樓下有打架的聲音,趴到窗邊一看,好幾個人拿著西瓜刀劈一個人—&mda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