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冬季圖書觀察】真理與政治的命運

在意識形態紛爭日趨激化的今天,“中國”與“西方”越來越簡化為簡單的意識形態符號,所謂“中西文化交流”也淪為粗鄙的文化戰略,這也使得對中國自身思想傳統的強調難免會被“利用”或被“誤解”成對普世主義的挑戰。

責任編輯:劉小磊

【思想篇】

臨近歲末,未見多少思想類的新書出版,這個時代本已稀少的思想者們卻一個個接踵而去。從身份上看,剛剛去世的哈維爾是劇作家,高華是黨史學者,但他們卻都擁有這個時代相當稀缺的思想品質,即“真實地面對世界與自己”。姑且不論大家所熟知的哈維爾對后極權世界的揭示,就拿高華來說,在我看來,其工作的意義也絕非僅僅只在歷史學層面,因為他并非是簡單意義上的考據家,他更像是一個試圖從心靈層面擺脫禁錮的“真實的人”。

一旦追究“真實”問題,勢必會涉及“真理”的詰問。阿倫特是少見的認真對待“真理與政治”問題的現代政治哲學家,在她的《過去與未來之間》(王寅麗、張立立譯,譯林出版社,2011年10月)中,有一篇專門探討“真理與政治”關系的文章,她如此問道:

謊言從來就被認為不僅是政治家或煽動家的必要、合法工具,而且也是政客交易的工具。為什么會這樣呢?這對政治領域的本質和尊嚴來說意味著什么?另一方面,對真理和誠實的本質和尊嚴來說又意味著什么?難道真理的本質就是無能,而權力的本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