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韓寒訴方舟子案”來得正是時候
韓寒與方舟子在網絡上的激辯貫穿了整個春節長假,最終爭議升級,“斗嘴”發展到了“斗法”的階段。不少人將此案與“《紐約時報》訴沙利文案”相提并論。如果上海法院受理此案,公眾將收獲的,是關于言論自由的法律邊界何在,是關于公開辯論的內在自律何存。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韓寒與方舟子在網絡上的激辯貫穿了整個春節長假,最終爭議升級,“斗嘴”發展到了“斗法”的階段。
2012年1月29日,韓寒公開表示,就近日網絡“打假名人”方舟子(本名方是民)質疑其作品有人代筆涉及造謠、對其名譽造成損害事宜,他將在上海提起法律訴訟,索賠10萬元;方舟子則回應一定會應訴。如果法院受理此案,這位“中國最著名的質疑者”將接受中國法律的“質疑”,法庭將判決,方舟子的言行是否逾越了法律允許的范圍、是否構成了誹謗;而韓寒也將借助司法的介入,向公眾進一步澄清其作品是否存在有人代筆的疑問。
此事已經引發廣泛關注,堪稱近期最火熱的網絡事件,甚至有人制作出了新軟件,用來在微博中屏蔽方舟子和韓寒,以免受微博&l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