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爭紀念碑構建多重記憶鮮為人知的東條英機紀念碑
日本社會對二次大戰的對立認識:一端是死心塌地地擁護戰爭,另一端則是徹底反省戰爭,承擔加害責任。這兩端之間的距離,可以說是“無限大”。
每一個到過日本的人,只要稍加留心,都會發現并驚異于日本的紀念碑之多。從這些紀念碑中不難看出,日本社會對二次大戰的對立認識:一端是死心塌地地擁護戰爭,另一端則是徹底反省戰爭,承擔加害責任。這兩端之間的距離,可以說是“無限大”。由于無法統一自身的歷史認識,當面對中國以及亞洲受害國的時候,日本發出的信息往往是模糊和自相矛盾的
曾參加侵華戰爭的大澤雄吉,臨終前將寫好的碑文交給女兒,要女兒為他立碑,向中國人民謝罪。結果遭到家人的反對。12年后,大澤的遺愿才得以實現
熱海市伊豆山的“七士之碑”,下面埋葬著東條英機等7位甲級戰犯的骨灰,日本首相吉田茂題寫碑銘。1971年曾被炸毀,碑體上的裂痕清晰可見 作者供圖
深夜盜骨
1948年12月24日深夜,駐扎在日本橫濱的美軍正沉浸在圣誕前夜的歡樂之中,橫濱市內的久保山火葬場發生了一起偷竊案。三個黑衣人躡手躡腳地潛入火葬場,用事先準備好的工具,在殘灰坑里掏了些東西后匆忙遁去。此前一天,依照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判決,東條英機(第40任首相)、板垣征四郎(原陸軍大臣、關東軍參謀長)、木村兵太郎(原緬甸方面軍司令官、陸軍次官)、土肥原賢二(原第12方面軍司令官)、武藤章(原第14方面軍參謀長)、松井石根(原中支那方面軍司令官)、廣田弘毅(第32任首相)7人在東京巢鴨監獄被執行絞刑。他們的尸體被運到橫濱久保山火葬場火化。由于擔心會被人拿走作為象征物,美軍對這些人的尸骨嚴加看管,甚至傳說要拋撒到太平洋里。眼看這7人的骨殖就要灰飛煙滅,甲級戰犯小磯國昭的辯護律師三文字正平、橫濱市火葬場附近興禪寺的住持市川伊雄、火葬場場長飛田美善心有不甘,遂有深夜盜骨之舉。
七士之碑
11年后,1959年4月19日,在距離東京約100公里的熱海市伊豆山,樹起了一座紀念碑,名為“七士之碑”。碑下埋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