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教材出版的奶酪?多家出版社聯合反對發改委教材租型招標
“出版社自己主編、被教育部認可的教材,卻不能自由地印刷、發行和銷售,這是不是變相剝奪搞出版最基本的權利?”
多家出版社在義務教育教材的出版上投入了幾十億元人民幣,而現在面臨血本無歸的風險。他們聯合起來,把矛頭指向了教材租型招標政策:你主編教材,卻必須把印刷、發行和銷售的利益轉讓給他人
全國有兩億多名中小學生,教材教輔產值三百多億,改革后原壟斷單位如何生存,是一個現實問題 張莉/圖
2008年,由國家發改委主導、新聞出版署、教育部參與的中小學教材出版發行施行招投標的方案將在全國推行。這個已經試點試行4年的方案,卻遭到了眾多出版中小學義務教育教材的出版社的堅決反對。
一家出版社的老總在給南方周末記者的報料電話里說,“我們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這個荒唐的租型招標將把幾年來義務教育教材多元化改革成果毀掉,可能導致人教版教材幾十年一家壟斷教材出版的局面重現?!?BR> 目前,這些出版社正以會議、上書中央領導的方式,反對國家發改委系統主導的這次全國范圍內的教材租型招標。他們在義務教育教材的出版上投入了幾十億元人民幣,而現在卻面臨血本無歸的風險。
人教版教材壟斷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