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樹斌案,拖痛兩個不幸家庭(2012年2月9日)

2012年2月,聶樹斌案受害方康某家人狀告聶樹斌家人及律師名譽侵權。17年來,前因警方行為,后因聶家申訴,受害者的隱私,被一次次公之于眾。常年置身于媒體對聶案的持續報道與始終無法翻案的冰冷現實之間,康家瀕臨忍耐的極限。

責任編輯:蘇永通

編者按:重視和保護刑事受害人權益,是中國司法改革和刑事司法政策的重要內容。7年來,媒體持續關注聶樹斌案,但此案的另一方:受害人家庭,鮮少受到關注,卻意外受到傷害。

人間悲劇莫過如此:失去獨生女兒的受害人家屬,狀告兒子可能被冤殺幾乎已走投無路的母親。

前因警方行為,后因聶家申訴,受害者的隱私,有意或無心,17年來被一次次公之于眾。

聶樹斌案已成為司法的一道傷口,只要不愈合,兩個不幸家庭的痛,就無法停止。

聶樹斌案申訴再審仍無實質性進展,2012年2月,河北方面傳來消息:受害方康某家人狀告聶樹斌家人及律師名譽侵權。常年置身于媒體對聶案的持續報道與始終無法翻案的冰冷現實之間,康家——這個刑事被害人家庭,瀕臨忍耐的極限。

事實上,自康某于1994年被害以來,康家從未停止過申訴、控告。早在聶樹斌被捕之初,康家人就對聶樹斌是否為真兇提出過質疑,并在聶樹斌被執行死刑后,仍然堅持案件有疑點、民事補償不合理,申訴至今。

2005年4月,聶樹斌案曝出“一案兩兇”后,聶家人也加入了申冤行列。河北方面宣布啟動調查,并承諾盡快公布調查結果,時間已逾7年,承諾仍未兌現。其間,伴隨著申訴無望的焦慮,康家曾對報道過聶案的多家媒體提起訴訟。

由于聶案遲遲未能啟動再審,受害人康某的家人亦無法安寧。長期關注聶案的河北法律界人士向記者表示:唯有早日查清聶案,才是對康某家人的最好告慰,更是彰顯司法人文關懷的題中之義。

被袒露的傷口

“1994年,原告親人被害,造成家破人亡,老無人照顧,少無人撫養,針尖刀刃過日,以淚洗面,心神滴血……”這份言辭悲愴的訴狀中,聶樹斌案受害人康某的家人認為,17年間,網絡、媒體、律師等曾反復侵權,造成其家人抬不起頭,無顏面對社會,不得已提起訴訟。

2011年11月,這份訴狀被送往石家莊市井陘礦區法院。2個月后,聶樹斌案申訴階段的代理律師劉博今接到了井陘礦區法院的傳票。傳票顯示,該院已受理康某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