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戰爭悄悄降臨——訪北京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余愛水少將
綜觀當今世界,具有鮮明的戰爭屬性的隱形戰爭出現了,這個全新的概念揭示:打是戰爭,不打也是戰爭。不戰而勝并非“不戰”,而是以軍事為支撐和后盾,打政治戰、經濟戰、科技戰、外交戰,這是打綜合國力戰。凡是不通過流血戰爭而實現戰略目標都是勝利。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沈穎
編者按:
中東局勢持續動蕩,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扇動著“隱形的翅膀”,采取多種手段對伊朗、敘利亞打壓施壓。美國主導亞太地區7個國家進行聯合軍事演習,為其軍事重返亞太鋪路搭橋。其實,美國一場全球性的“隱形戰爭”大幕早已展開。
綜觀當今世界,具有鮮明的戰爭屬性的隱形戰爭出現了,這個全新的概念揭示:打是戰爭,不打也是戰爭。
不戰而勝并非“不戰”,而是以軍事為支撐和后盾,打政治戰、經濟戰、科技戰、外交戰,這是打綜合國力戰。凡是不通過流血戰爭而實現戰略目標都是勝利。
當前,中國面臨的國家安全的威脅,就包括隱形戰爭在內的多種形態戰爭的威脅,對此,必須最大限度地運用隱形戰爭手段去應對。
隱形戰爭主要有三種形式:軍備斗爭與軍事交往、戰略包圍與戰略牽制、經濟制裁與干涉內政。 (明鏡/圖)
打是戰爭,不打也是戰爭
南方周末: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進步的今天,戰爭形態在發生著深刻變化,您在著作中提出了隱形戰爭的概念,能不能解釋一下什么是隱形戰爭?
余愛水:所謂隱形戰爭,是指一國或多國利用其軍事優勢對別國進行軍事非常規非核戰爭使用,侵犯該國主權和國家利益,構成對其國家安全威脅的霸權主義表現形式。隱形戰爭主要有三種形式:軍備斗爭與軍事交往、戰略包圍與戰略牽制、經濟制裁與干涉內政。
南方周末:為什么把這三種表現形式認定為軍事非常規非核戰爭?
余愛水:從本質和根源上考察,它具有鮮明的戰爭屬性。它是戰爭形態演變的結果,是一種新的戰爭模式,是現代戰爭的擴延,成為常規戰爭的替代物。它具有能夠掩人耳目、有效避開國際輿論監督,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無條件地全時空地付諸行動,手段隱蔽、多樣、靈活、便捷,成本低(或零成本)、獲益大,容易達成戰略企圖等特征。對被打擊者而言,其危害并不比常規戰爭小,有時危害還要大得多。
軍事非常規非核戰爭運用形式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