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編劇沒空罷工《士兵突擊》編劇曾面臨退伍壓力
罷工?他們正做得興起呢,市面上的中國編劇,收益大于牢騷,工不罷也罷。市面下的,罷還是被罷,這是個問題
市面上的中國編劇,收益大于牢騷,工不罷也罷。市面下的,罷還是被罷,這是個問題
《士兵突擊》慶功宴,主創團隊忙得一團和諧 鄭福德/圖
石康:“沒名的編劇罷工,找死吧?” 吳平/圖
美國編劇罷工仍在持續,中國編劇們依舊各忙各的。后者大多晝伏夜出,生物鐘接近美國人,對自己收入的不滿也接近美國同行。但是不滿歸不滿,化為行動,最多是幾句牢騷,一聲嘆息。
1993 “革命就是這么干起來的”
“沒名的編劇罷工,找死呢。著名編劇不一定愿意罷工,他們拿得最多,憑啥照顧新入行的編???再說,咱們現在也沒導演行會、制片人行會,制片人有行會才好去跟電視臺談價錢。高端還沒有,低端就更沒戲?!卑胍?2點,石康克服了初見面時的小結巴,談興越來越濃。
他剛與電視臺一個節目組吃完晚飯,節目組約他談熱播過的《奮斗》,以及剛剛出版的同名小說。對方問他能不能提供些照片,他一口回絕:“沒有?!薄澳悄懿荒茉诂F場給我們表演一下才藝?你不是挺喜歡打球嗎?”“我一作家,去電視上揮拍子打球去,這叫什么???”
1999年,石康也曾以類似的口氣對自己說:我一作家,寫那些爛劇本,這叫什么???當時,他已經做了6年編劇,寫了一百多集劇本。
石康是北京人,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畢業,畢業后在公司做了一年編程,然后成為北京第一撥自由撰稿人。文學理想靠給文學期刊投稿實現,生活問題則靠做各種“碎垃圾活兒”解決:紀錄片畫外音、MTV腳本、小品、相聲、舞臺劇、電影劇本……“只要給錢就寫”。1993年,25歲的石康第一次接到電視劇劇本的生意。開始時,一集拿1200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