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沒有競爭力越害怕開放,越害怕開放越沒有競爭力”——俄羅斯大選前,一位華商的政經觀察
大選當前,如何解讀民主化二十年之后俄羅斯的政經體制及未來走向?在俄羅斯,經濟與政治錯綜糾結。因為經濟狀況的明顯好轉,普京曾經帶領俄羅斯走出低谷。但權貴資本主義卻繼續發展,并深刻影響著俄羅斯的未來。
責任編輯: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張劍鋒
編者按:
2012年3月4日,俄羅斯將迎來自蘇聯解體以來的第六次總統大選。擔任了兩屆總統,一任總理,被稱為“從未離開過克里姆林宮”的普京再度歸來,競爭總統寶座。然而這次,他遭遇了大規模的噓聲,和下課聲。
在俄羅斯,經濟與政治錯綜糾結。因為經濟狀況的明顯好轉,普京曾經帶領俄羅斯走出低谷——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夜,達到歷史新高的油價幾乎要讓這個國家重返久違的強國地位。但俄羅斯權貴資本主義在此期間卻繼續發展,并深刻影響著這個大國的未來。
大選當前,如何解讀民主化二十年之后俄羅斯的政經體制及未來走向?本報特別邀請旅居莫斯科二十余年的華商沈力撰文,提供一個觀察的視角。
在俄羅斯,有錢的人,花錢什么服務都可以買到,沒錢的人就只能享受以前計劃體系遺留的那套東西,雖然免費但很落后。
俄羅斯不光是國家領導人,地方官員都常常一干就是一二十年。選舉制度解決了公權力的起源,但沒有很好地解決公權力廉潔高效運行和退出問題。
強烈的不安全感,使得產權私有化后,企業主通常不會把資金用在生產上,而是會跑到發達國家。剩下的是沒有競爭力的東西。
“普京大帝”說:“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 ( 鄺飚/CFP/圖)
為什么有人不再喜歡普京
對于普京幾乎要第三次當選總統,俄羅斯很多人不答應了。兩個原因:一是政治上不希望普京集權,希望出現一個沒有普京的俄羅斯;二是經濟上,2008年金融危機后,人們生活水平下降。
我認為,普京前兩任總統任期最大的功勞就是把俄羅斯從上世紀90年代的大動蕩中穩定了下來。1990年代動蕩的全過程我親身經歷過——炮打白宮,權力更迭,政府動蕩,恐怖襲擊,超級通貨膨脹(1992年的通脹率高達2510%)——非常糟糕。普京上臺后通過反恐、打寡(經濟寡頭)、掃黑,把俄羅斯政局穩定下來,非常不容易。
同時由于任期內油價大漲,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