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這個國家的母親——楊紫瓊和呂克·貝松談昂山素季
楊紫瓊說,目前為止,昂山素季本人還沒看過《昂山素季》這部電影。丈夫邁克病逝時,她未能陪伴在旁一直是她心中的遺憾,希望她足夠堅強勇敢時一個人安靜地看這部電影。呂克?貝松強調,他的作品并非倡導政治,是屬于當地人民的。
昂山素季是個含蓄、內斂的人,對于我們把她的經歷拍成電影一事,她甚至感到難為情
2月3日晚,電影《昂山素季》在香港舉行首映禮,女主角楊紫瓊、導演呂克•貝松偕夫人一同出席記者會,暢談拍攝經驗及心得。飾演昂山素季的楊紫瓊,點亮特制的蠟燭,寓意為緬甸點燃希望之光。呂克•貝松強調,他的作品并非倡導政治,是屬于當地人民的。對于昂山素季,他們都表達了深深的敬意。
楊紫瓊在香港宣傳電影《昂山素季》
楊紫瓊 和她交談的時光令人難忘
1991年,我聽說一位東盟女子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對亞洲女性來說,這實在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后來我了解到,這名女性獲獎的原因,是她一直以非暴力的方式抵抗,爭取自由和人權。她是一名斗士,熱情是她的盔甲,對自由的熱愛是她的武器。
我至今記得,2010年,她被釋放那天,我正在泰國拍一場戲,飾演昂山的我向支持者招手。那天下午,我和導演及昂山的小兒子Kim在房間看電視轉播,昂山也在向支持者揮手。我們說,天哪,這不是我們剛演的那一幕嗎?
我和昂山素季見過一次面。見她之前,我非常緊張,可我們就像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一樣熟悉對方。她熱情地對我說“你好”,我走過去緊緊擁抱了她。她瘦得令人吃驚,看起來脆弱無比。她很親切,我們談了很多,感覺像在探訪家人。我之前看過她的采訪視頻,她的舉手投足和資料所述一模一樣。認識她多年的人說,她二十幾歲時的行為舉止就和現在相同。
她很有教養,從不亂說話,也不會靠大聲說話吸引旁人的注意。她的智慧和知識不是與生俱來的,她的能言善道、學識淵博,靠的是多年的努力和修為。
她告訴我,軟禁期間,她一直保持個人紀律。她說,當你獨自一人時,你最能看清自己,也最知道如何面對自己。她每天花五六個小時聽BBC的廣播,每天兩次聽緬甸新聞報道,她知道外面發生了什么事。那次見面,這位長期被軟禁的夫人問我:“為什么BBC不能多播放點音樂呢?”
和她交談的時光令人難忘。在她身邊,我能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她的身上仿佛有光環在圍繞,她的舉手投足都流露出尊嚴和優雅。有人詬病她為家人付出太少,因為她知道她的人民需要她。她知道自己不僅是兩個兒子的母親,更是這個國家的母親。
如今她依然每天辛苦地工作,如果還有機會見她,我會告訴她,一定要保重。她為她的國家付出太多,她應該稍微關心一下自己。
她是個含蓄、內斂的人,對于我們把她的經歷拍成電影一事,她甚至感到難為情。為了拍這部電影,我一直很努力地學習緬甸話,這對我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緬甸話很復雜,我到現在都還不能對話。
拍攝期間,我意外獲批緬甸簽證,想去拜訪昂山。但導演不贊同,他說:“下周還有幾場大戲,你萬一出點事兒,沒法回來,怎么辦?”目前為止,昂山素季本人還沒看過《昂山素季》這部電影。丈夫邁克病逝時,她未能陪伴在旁一直是她心中的遺憾,希望她足夠堅強勇敢時一個人安靜地看這部電影。
呂克·貝松 昂山素季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看《昂山素季》的電影劇本時,我哭了很多次。我感動于這個故事,想把昂山的個人經歷、她的丈夫、她充滿斗爭的生活、她的孩子的故事分享給更多的人,于是把它拍了下來。這不是一部政治電影。
為電影選演員時面試一個當地人,我問他,你是否了解緬甸軍人的行為?他說,知道,我一半的家人就是他們殺的。這個人后來在電影中飾演了一個殘忍的士兵。
昂山素季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人。也因為《昂山素季》,緬甸人第一次從銀幕上看到了自己美麗的國家。
(據呂克·貝松及楊紫瓊香港大學演講內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