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策略該變變了

“政府主導不等于政府包辦。越包辦,最后反而越包不起來,產生新的矛盾問題,帶來的成本更高。不如找一套更加符合規律,更能夠包容社會的方式來得有效?!?/blockquote>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沈穎

“政府主導不等于政府包辦。越包辦,最后反而越包不起來,產生新的矛盾問題,帶來的成本更高。不如找一套更加符合規律,更能夠包容社會的方式來得有效。”

將扶貧重點對象從“貧困縣”調整為“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中國2011-2020新十年扶貧綱要中力推的新政。包括新邵所屬的武陵山片區在內,新綱要一共認定了14個片區為扶貧“主戰場”。

這種全新的扶貧模式被寄予厚望——按照新綱要的計劃,到2020年,扶貧對象將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都有保障。

不過,片區式的扶貧也將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挑戰。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是:由于絕大多數片區跨越多個省份,如何真正破除省界的壁壘,實現片區內的協調?

此外,人們還普遍關心:“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認定是否會重演“貧困縣”認定中為人詬病的諸多怪現象?扶貧資金和各類資源能否真正做到雪中送炭,而不是流入權力所有者的手中?政府主導式的扶貧如何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這些問題既是新邵縣標語刺激人們神經的主要原因,又事關中國扶貧的未來走向。

一邊“分解”,一邊“連綴”

“片區其實不是新概念。”國務院扶貧辦國際扶貧中心副主任黃承偉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早在1980年代中期,國家就在扶貧計劃中提出“片區”的概念,但在具體操作中,卻是以縣為單位進行扶貧開發。

之所以遲遲不能將縣的“點”連成“片”,開展片區式扶貧,一個重要的限制是錢。“現在國家經濟實力增強了,有能力拿出部分財力支持落后地區的發展,片區便上升為政策概念。”黃承偉說。

根據財政部的數據,2011年中央財政綜合扶貧投入約22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