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老兵故事系列2】一只愛吃辣的狗

狗本不吃辣,偏偏這王八羔子好像有了主人就有了身份,硬不肯與野狗為伍。但總不能真的在食物前餓死,于是,它吃辣了。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彭軍淋

幾年前,我搬到這個小區第一周的某一天午后,見到四十多年沒見過面的“小袁”;他按了門鈴站在門外,我應門后與他面對面站著,他是小區警衛,搬家時進進出出,在警衛室外見過他幾次,所以還以為他來談論關于小區的事。

“我是小袁──袁日生,長官一定不認識我了。”他說,操著湖南腔。

一剎時我想不起和他的關系;他滿頭白發,背微駝,估計年紀總在七十多歲。這個年紀和“小”字很難聯想,這必然意味著,這個人在我記憶里消失很久了。

我請他進來,雙方坐定后,從他談話里終于想起,他果然曾叫“小袁”,那已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

1951年深秋,我官校畢業,22歲,分派到一個叫“反共救國軍”的單位,任少尉干事,駐地在馬祖前哨的東犬島。

船在黃昏時分靠岸,天空飄著毛毛雨,幾位水手正在碼頭上忙著打纜要把船身穩住,灰蒙蒙中見有個人縮著身子快步踏著木板上了船。他穿著士兵軍服,東張西望像在找什么人,見到我,目光就打住了。

他向我舉手行軍禮。“報告長官,你是不是桑──桑干事?”

我點頭承認。他立刻很高興地說:“我一看就是,你肩膀上兩條杠杠還是晶亮晶亮的,官帽官服也是新的,年紀也像。”

我在他言詞引導下記起了四十多年前和他初識的這一幕,就立即升起了和他熱絡的感覺。接著,我又想起了一些事。

“大伙都叫你小袁,因為你是這個單位里最年輕的。”我說。

“是啊,見到你那年,我還不到30歲哩;不過你來了之后,你就是最年輕的了。”

(向春/圖)

我又想起,他在這支部隊里是少有的“外省人”。“反共救國軍”,背景是游擊隊,共有一萬多人,浙江、福建的人最多,其次是廣東和山東的,原本都是烏合之眾的老百姓,1948年后,國民黨軍隊撤離大陸,他們就在沿海地區活動,陸上和海上都有。原本很活躍,漸漸失去了優勢,就被國軍整編為正式部隊。不同于其他部隊的是,他們被限制長期駐在外島。臺灣實行征兵制后,三軍各部隊出現了“新兵”,惟有這支部隊卻維持原汁原味,全是后來被稱為的“老兵”。

一個湖南人,怎么會出現在這支部隊里?故事是:袁日生的部隊原本駐在浙江臨??h,“共軍”打到臨海時,他趁著部隊撤退,“開小差”成了逃兵,想不到的是,他沒被“共軍”俘虜,倒被游擊隊俘虜。

我在東犬島工作不到一年就調離,不過仍在“反共救國軍”,只是從陸地單位調到海上單位,在一個叫“長江艇”上當政工指導員。沒再和袁日生聯絡,漸漸忘了這個人。

“你什么時候退伍的?”我問他。

“我沒有退伍,我開了小差。”他臉上透著神秘,也有些得意。

“你畢竟還是開小差成功了!”我笑著說。

“是啊,有志者事竟成嘛。”

他是在小區住戶名單中看到了我的名字才來相認,否則,路上相見,絕不會認得。

袁日生是我老朋友,也是我在這個小區第一個新朋友,在中庭常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