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老人——電影《桃姐》和三個“桃姐”
葉德嫻為這部片子做了許多功課,跑到李恩霖家看桃姐的房間?!拔液茈y過,她的房間太小了,吊柜和箱子里擺了那么多雜物,我沒有想到,一個睡覺的房間,為什么會放一部洗衣機呢?”
責任編輯:袁蕾 助理編輯 朱曉佳 實習生 彭軍淋 魏晨捷
《桃姐》是一部有“使命感”的電影,討論的是香港老年人問題,2011年9月在威尼斯電影節拿下最佳女主角,而后在臺灣電影金馬獎上包攬多項大獎,也是即將揭曉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大熱電影。
2012年3月,影片完成大半年后,即將公映。這是發行方預先安排好的檔期,每年這個時候,是屬于“小片”的空間。
許鞍華至今沒讓母親看《桃姐》,她擔心母親看了后,會覺得自己想把她送到老人院。也是考慮到有類似母親這樣的觀眾看片,她刪掉了《桃姐》開頭劉德華往棺材里放母親遺物的那場戲,盡量不把這個戲弄得很沉重。 (《桃姐》劇組/圖)
李恩霖:桃姐的木箱子
“我從嬰兒開始,由桃姐照顧,后來換我照顧她,就像人生循環。”李恩霖是嘉禾電影公司的制片人。在電影《桃姐》里,作為編劇和制片人,他講的是自己的故事。
桃姐原是李恩霖母親家的女傭。她自小家貧,父母把她送人撫養,養父又遭遇不幸被殺,養母在她13歲時把她托付給李恩霖的外祖母。在李恩霖母親結婚的時侯,她也一起從澳門到了香港的李家。
桃姐和李恩霖母親同歲,感情深厚。半個世紀里,她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把李家當成自己家,謝絕了別人家的高薪邀請,沒有離開過。
李恩霖和妹妹出生后,桃姐又承擔起照顧他和妹妹的責任。
1980年代,李恩霖父母和妹妹移民去了美國,家里就剩下他和桃姐,除了他赴美求學、工作的十幾年外,桃姐一直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2003年,桃姐突然中風,半身不遂,無法繼續做家務。從醫院回來后,她向李恩霖提出,要搬到老人院去住??紤]自己因為拍電影,經常不在香港,無法照顧桃姐,李恩霖把她送到了老人院。
“桃姐對家務的要求極高,如果我找工人照顧她,是達不到她的要求的。我也不懂得怎么照顧她,即使給她洗衣做飯,她也不會接受,她性格要強,也不習慣給別人服侍,她會覺得自己沒用,心里不舒服。”
去老人院前一天,李恩霖和桃姐挑選要帶去的衣物。桃姐的房間,是用陽臺改成的。一張狹小的單人床鋪,房間靠墻的上方掛著一排大木柜,里面放著縫紉機、保溫飯盒和不再使用的器具,下面鑲嵌著一臺洗衣機,床鋪對面的窗下放著兩個大樟木箱,占了房間三分之一的空間。
箱子是李恩霖母親當年的嫁妝。在打開的木箱里,他驚訝地發現了他和妹妹童年時的手工玩具、衣服、尿布,桃姐背他上街閑逛時的背帶,給他和妹妹縫制的紅色棉襖,他在幼稚園時穿的老鼠戲服,小學時的保溫飯盒……
“我父母移民到美國后,箱子一直擺在桃姐的房間,我一直不知道桃姐箱子里裝了什么東西,這時候我發現她珍藏著我的人生記憶和成長片段……”桃姐摸摸這兒,摸摸那兒,什么也舍不得丟。
自幼飲食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