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的“國家恐怖”之后: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叢林里
2010年3月7日,伊拉克人迎來了歷史上第一次由選民直接投票的選舉。在之后的這兩年中,“民主”究竟怎樣改變了伊拉克及伊拉克人,那里的人們如何看待這個新事物,我們努力為讀者帶來最近距離的觀察。
責任編輯:史哲
美國對美伊戰爭的檢討比預想得早。2011年12月18日,最后一批美軍撤離伊拉克。2012年1月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發布了題為“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21世紀國防的優先任務”的新軍事戰略報告。在這份報告中,奧巴馬表示今后美國將避免發動類似阿富汗和伊拉克這樣的持續時間很長的戰爭,側面承認了美國現時無力把伊拉克變成一個新的民主國家。2010年3月7日,伊拉克人迎來了歷史上第一次由選民直接投票的選舉,這被視為伊拉克民主重建的真正開始。如今已經過去了近兩年時間,在這兩年中,“民主”究竟怎樣改變了伊拉克及伊拉克人,那里的人們如何看待這個新事物,我們努力為讀者帶來最近距離的觀察。
“夠幸運”的幸存者
邁亞希習慣于把左臉頰朝向與他交談的人。他右臉上,一個子彈留下的疤痕清晰可見。
“我中了7槍,1槍在臉上,另外6槍在肩部、后背和腹部。”熟悉了之后,他會這樣向你介紹疤痕的來歷,語氣平淡。
邁亞希大約40歲,身體微胖,相貌平凡。他是一名電視攝像記者,受雇于一家外國媒體。像他這樣的伊拉克籍“外國記者”有很多。在巴格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會場上基本見不到外國人,外國新聞機構派出的大多是清一色的伊拉克籍雇員,據說這是出于安全考慮。
邁亞希人生中那個驚心動魄的時刻發生在2010年。“當時,我正在魯巴伊大街拍攝,攝像機架好剛剛2分鐘,就聽到槍聲。”他和另外兩名同事趕緊回到車里。一輛紅色轎車就在此時疾馳到他們的車旁停下,接著幾支裝了消音器的手槍便朝他們開了火。
(何籽/圖)
邁亞希遭遇的恐怖一刻,被賈邁勒·艾哈邁德稱作“另一種恐怖”。
賈邁勒·艾哈邁德也在媒體工作,“另一種”是相對于薩達姆時代的恐怖而言的。巴格達記者圈流傳著一個聳人聽聞的故事。1990年代,一名多次發表批評薩達姆文章的外國記者在自己的住所外被卡車撞死。
賈邁勒總結說:“這是兩種形式的恐怖。薩達姆的時候,人們生活在國家恐怖主義的陰影下,這種恐怖是可以預見的;如今的伊拉克,人們對待幾乎每天發生的襲擊,好像夜晚等待樓板上落下的第二只鞋子,這種恐怖不可預知。”
相對于薩達姆時代的恐怖,今天的記者們失去生命的幾率高了,失去生命的方式也變得直接了。
邁亞希傷愈后繼續從事攝像工作,因為他和他的家庭需要這份高風險職業的豐厚收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