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凝的“壇經”
我認識日本電影演員栗原小卷,在上世紀80年代她是中國女人的偶像,她現在也還是單身,可能也還是沒有做好結婚的準備。我想我也是。
第一任作協主席茅盾塑像
第二任作協主席巴金塑像
作協第三任主席鐵凝和被“保護”的作家史鐵生在一起?!氨Wo”是因為史鐵生身體狀況不好,作協決定在其堅持創作情況下,每月發給其生活補貼費,并幫他解決醫藥費。
有人說,文學死了,作協死了……
確鑿的,57年歷史的中國作協換屆了。
我們借此看看文壇的“壇”,諸如作家體制、批評體制是如何生成和演變的
“特別好的作家”
鐵凝第一次見茅盾是1978年。
那時她在河北農村插隊,是公社里最小的知青,勞動之余寫些兒童文學作品。中國兒童出版社在北京組織筆會,邀請她參加,在筆會上,鐵凝第一次見到中國作協主席茅盾。她形容自己當時是“戰戰兢兢”。
慌亂并不是因為見到“作協主席”:“我并沒有在意誰是主席,我就知道他是一個特別好的作家,我崇敬他?!?BR> 鐵凝崇敬的還有巴金。遺憾的是直到巴金病逝,她也沒能近距離接觸過這位文學前輩。
然而,當鐵凝49歲的時候,她的名字和茅盾、巴金并置,成為中國作協57年歷史中第三任主席。
11月21日上午,在河北作家協會她的辦公室里,記者專訪了鐵凝。石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