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余痛:“牛仔服之都”開春招工難
勞工荒以及歐債危機,考驗著增城市新塘鎮這個中國乃至世界的“牛仔服之都”。春節后的制衣廠,缺工率達到70%。人才市場的外來工大幅度減少。
責任編輯:楊繼斌 實習生 謝雪
勞工荒以及歐債危機,考驗著增城市新塘鎮這個中國乃至世界的“牛仔服之都”。春節后的制衣廠,缺工率達到70%。人才市場的外來工大幅度減少。
2011年6月,新塘鎮大敦村的本地治保隊員和上千外來打工者發生激烈沖突,此后的半年里,當地政府開始試圖給予外來務工人員更多關懷。但事件造成的裂痕,尚需更多時間來彌合。
漫長冬天
依靠大量外來工而崛起的牛仔之都,如今卻深陷人力匱乏的困局。
增城市新塘鎮大敦村的這個冬天看起來要比2011年漫長。
已經是2012年的2月中旬了。守著冷清的廠房、蒙塵的機器、空白的賬單,熊于麗感到寒冬尚未遠去。
1月31日,大年初九,翔云服裝廠的老板熊于麗放了一串鞭炮,期待著新年開店大吉。好運氣老早就來了。一張價值7萬元的訂單在2月上旬就拿到了手。
增城新塘鎮工業園區一家服裝廠在大門外打出招工廣告,但鮮有人問津。 (熊靖/圖)
2月13日,已是春節后半個多月了,滿地的紅色爆竹碎屑早已在雨水的沖刷下褪色入泥,她卻發覺陷入了無法開工的尷尬:到現在,廠里只招到兩個工人,還是親戚介紹來的小學徒,一條牛仔褲都沒做出來,7萬元的訂單打水漂了。
枯坐中,女老板教會兩個小孩子“斗地主”。如此的“悠閑”,是熊于麗往年所不可想象的,2011年的這個時候,她已招到了二十多個工人,往俄羅斯賣了1萬多條褲子了。
蕭瑟的春天并不僅屬于她一人。2月13日下午2點,5公里外的增城市新塘鎮人才市場,足球場大小的空地上零星擺著20余張小桌子,小老板們在寫滿了招工廣告的黑板前發著呆,滿地盡是煙蒂、快餐盒、被隨意丟棄的宣傳單。
早在10年之前,新塘鎮就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評為“中國牛仔服裝名鎮”。到5年前,新塘鎮的牛仔衣褲產業占到全國的50%左右,而大敦村就占全國市場份額的10%以上。但現在,這一切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該進廠了,晚一天少賺一百塊啦!”俊捷服裝廠的董世龍焦灼地沖著觀望的人群喊,希望今天能帶幾個人回廠,他來新塘鎮人才市場招工已經十天了。但一直沒有招到足夠的工人。他每天都要用金杯車拉十幾車的人去看廠,一天卻只能招到一兩個人。廠里14個組的機器,如今只開動了4個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