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里的吳英

吳英的羈押生活停留在手寫材料和律師的記憶里。5年漫長洗禮,她曾在身邊人的改判中重建信心,也曾吞下半瓶工業膠水自盡;希望與失望交替出現,洗去稚嫩,逐漸撫平了波動的情緒。

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吳楊盈薈

2012年2月14日,最高法新聞發言人正式回應吳英案,稱最高法將“依法審慎處理好此案”。吳英父親吳永正在微博上轉發并評論:“還是那句話:相信法律”。他現在很關心:吳英在里面怎么樣了。

吳英在看守所度過了第5個春節,她的父親吳永正做了個夢:“覺得女兒有難,急著讓律師去會見查看,卻被法院拒絕。”他半夜驚醒,心有余悸。

吳英的羈押生活停留在手寫材料和律師的記憶里。5年漫長洗禮,她曾在身邊人的改判中重建信心,也曾吞下半瓶工業膠水自盡;希望與失望交替出現,洗去稚嫩,逐漸撫平了波動的情緒。

一切變化凝聚在日與夜里,只有吳英清楚其間掙扎。

重建信心,越發較真

獄中吳英始終重視對外界信息的搜集,她對政法系統的調整、變化尤為關心。

2010年5月20日,吳英29歲生日,恰逢中央政法委第13次全體會議暨司法體制改革第5次專題匯報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死刑案件人命關天,必須實行最嚴格的辦案標準,必須實行最嚴格的辦案責任制,真正做到不錯不漏、不枉不縱”,吳英在《新聞聯播》里看到后,當即一一記下。

真正“直接改變我(吳英)對中國法律看法”的,則是室友覃金梅。

覃來自湖南,被捕前在金華打工。2008年,她“拔刀相助”感情受挫的老鄉,造成一死三傷,被一審判處死刑,成了吳英在39號監室的室友。覃只有小學文化,就請求吳英幫忙寫申訴材料。當時她的狀況與眼下的吳英相似—&mda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