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廢鄉”到“廢人”——專訪賈平凹
“我寫了《廢都》,又寫了‘廢鄉’《秦腔》,現在這部《高興》寫的是‘廢人’?!辟Z平凹說,所謂“廢人”,即這一兩代農民的利益可能要被犧牲掉
“我寫了《廢都》,又寫了‘廢鄉’《秦腔》,現在這部《高興》寫的是‘廢人’?!辟Z平凹說,所謂“廢人”,即這一兩代農民的利益可能要被犧牲掉
西安最大的生活垃圾場東郊狄寨塬,十多年前僅有二三十位拾荒者,而現在則有六百多位 王衛東/圖
2007年9月,賈平凹一直在忙3件事:新作《高興》出版,81歲的母親去世,新任陜西省作協主席。
《高興》其實不高興
“《秦腔》我寫了咱這兒的農民一步步離開土地的過程;《高興》接著寫了他們離開土地在城市里的生活和精神狀態?!睂懲晷≌f回商州老家給父親上墳時,賈平凹流著淚對父親說。
《高興》是賈平凹的第13部長篇小說,歷時3年,修改5次,手指磨出了一個大坑。最難的時候,寫了十多萬字,感覺不對,又全部推倒重寫。跟賈平凹之前的小說都不一樣,《高興》是一部完全建立在真實基礎上創作完成的小說。在兩年時間里,他采訪了近百位在西安拾破爛的商州同鄉。所有的小說人物都有原型,所有的人物經歷和細節都在現實生活里發生過。
南方周末:《高興》里的主人公劉高興的人物原型現狀如何?
賈平凹:他現在不拾破爛了,主要是在賣煤。他真名劉書禎,他家和我家關系很好,還沾點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