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充滿酒香味和人情味
市場推廣
這是一座秀麗的大山,大山常年飄著濃濃的酒香味兒;大山腳下靜靜躺著一條潺潺長流的河水,河水里流淌著紅軍當年“四渡赤水”的故事;河岸上便是我可愛的家鄉—二郎鎮。
二郎鎮的老街,是一塊一塊石板鋪成的臺階斜坡而上,忽高忽低。我的家和鄰居們的家幾乎都是沿著街路隨行而筑。紅色的長征文化是家鄉的名片。二郎鎮的老街是當年紅軍長征四渡赤水時住過的地方。從小聽著紅軍長征的英雄故事,聞著沁人心脾的酒香味,呼吸著青山綠水間的新鮮空氣,我就在老街成長。
爺爺曾告訴我:當年紅軍四渡赤水經過這里時,天色已晚,戰士們害怕把老鄉們吵醒,就沿著老街露宿。今天已經長滿青苔的石板就是當年紅軍的床板。第二天老鄉們打開自家家門時,發現整條老街上都是熟睡的紅軍戰士。老鄉們自發地拿出食物和郎酒,紅軍戰士們得到郎酒后,舍不得飲用,大多用來給傷員擦洗傷口,現在還有當年流傳下的歌謠:“郎泉之水清呵,可以濯我腳;郎泉之酒香呵,可以作我藥。”
二郎鎮流淌著紅軍四渡赤水這個永不磨滅的故事,同時也成為我們繼續前進和發展的精神支柱。當年老街上的紅軍戰士們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如今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將這份財富保留和傳承下去。當你走在滿是酒香味的老街,仍然能夠看到至今保留著的當年紅軍居住過的木頭房屋,仔細觀察的人們,還能依稀看見當年紅軍發在墻上的公告。據說,當年彭德懷就是在老街,開倉放鹽,分給百姓,而老鄉們則以家鄉的郎酒回贈紅軍,“美酒勞軍”的故事傳為佳話。
家鄉的老街充滿了酒香味兒,家鄉的人充滿了人情味兒。當年紅軍踏過的青石板路,留給老街百姓的是那份永遠不變的淳樸民風。勤奮、樸實、自強的精神,成為老街百姓代代相傳的財富。聽爺爺那一輩老人們說,郎酒的創始人鄧惠川當年便住在老街上,釀酒的作坊“絮志酒廠”起初也在這里,到現在已經有一千多年了。難怪這空氣中長年彌漫著酒香,生長在這兒的一花一草都是一副微醉的樣子。
傍晚時分,微醉的風兒夾雜著絲絲涼意吹打在臉頰上,漫無目的地在老街上踱步,貪婪地吮吸著家鄉的所有美景。二郎鎮的一切,老街上的一切一切,都充實著我的生活。生活在這里,盡情地享受著家鄉的景色,仿佛墜入涓涓的細流中,與當年紅軍四渡赤水融為一體,靜靜地享受著這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畢飛宇批語:情感飽滿,語言出新,邏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