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軍 “自由軍” 誰是敘利亞斗爭祭品?
敘利亞儼然成為各派軍事和外交斗爭的“祭品”,“什葉新月”與由美國、歐洲和遜尼派海合會國家之間,大規模的沖突似乎已無法避免。以“自由”之名射出的槍炮,正迅速吞噬著成千上萬人的生命。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沈穎 曾慧萍
甚囂塵上的敘利亞動亂活像一部連續?。阂钥範幤_始,接著演變成警匪片,當下整個形勢已演變成戰爭片。
以“自由”之名射出的槍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著成千上萬人的生命……
敘利亞儼然成為各派軍事和外交斗爭的“祭品”,“什葉新月”與由美國、歐洲和遜尼派海合會國家之間,大規模的沖突似乎已無法避免。
2012年2月7日,敘利亞自由軍在伊德利卜參加訓練。 (美聯社/圖)
“自由啊,國家的毀滅是否假汝之名而行?”處于風暴眼中的敘利亞人不得不捫心自問。時至今日,以“自由”之名射出的槍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著成千上萬人的生命……
2012年2月初,中俄在安理會否決了美國、歐洲及阿盟提出的敘利亞決議,美國、歐洲及阿盟正著手繞開聯合國,單獨策劃推翻敘利亞總統巴沙爾的政治與軍事行動,這無疑刺激了該國反對派——敘利亞自由軍(FSA)更加積極地展開武裝斗爭。
霍姆斯=“新班加西”?
甚囂塵上的敘利亞動亂,活像一部連續?。寒敵踔皇欠磳偨y巴沙爾的游行時,是抗爭片;幾個月后,敘利亞軍隊開火,變成警匪片;而從2012年初開始,得到美歐和阿盟援助的FSA武裝直接與政府軍駁火,整個形勢演變成爆炸性的戰爭片。
而這部“戰爭片”最高潮的部分,恰恰是圍繞有著“敘利亞鎖鑰”之稱的名城霍姆斯展開……
班加西,2011年成為推翻卡扎菲的利比亞反對派的“圣地”,如今美國和阿盟都冀望,敘利亞的“班加西”出現在擁有反阿薩德家族傳統的霍姆斯,那里一直以遜尼派居民為主,且著名的宗教政治組織——穆斯林兄弟會在此深耕多年,保持著巨大影響力。
霍姆斯的遜尼派社區,2011年曾出現示威運動,他們先是以“非暴力不合作”方式,逼迫政府軍和安全部隊撤離主城區,到了年底,由遜尼派示威者組成的FSA及政治代表“革命委員會”(SRGC),開始利用從黎巴嫩走私進來的武器驅逐政府機關職員,控制城市各項設施,并且向有著“敘利亞西點”美譽的霍姆斯軍事學院及當地國家安全總局大樓、兵營發起進攻,試圖奪取那里的武器和彈藥。
為營救被包圍的軍政人員及家屬,大馬士革官方聲稱“針對武裝團伙和恐怖分子的清剿行動將進行到最后一刻”。敘利亞政府軍、安全部隊和親政府的沙比哈民兵(Shabeeha)遂從外圍發起反攻,并通過斷水斷電和分區封鎖的方式,壓縮反對派的活動區域。
由于敘軍的封鎖,反對派的處境一度岌岌可危,呆在土耳其的敘利亞反對派機構“全國委員會”(SNC)把霍姆斯形容為“枯萎之城”,指責巴沙爾政府軍阻撓向城內的遜尼派街區運送醫藥、食品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