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長恨歌

以雜文名世,也以雜文獲罪的柏楊,卻以詩歌創作榮獲1992年美國鳳凰城國際詩人聯合會“國際桂冠”獎。柏楊常說他是野生動物,帶有蠻性遺留,但其詩細膩的一面更感人。

責任編輯:劉小磊

以雜文名世,也以雜文獲罪的柏楊,卻以詩歌創作榮獲1992年美國鳳凰城國際詩人聯合會“國際桂冠”獎。讓一生沉浸于文學的柏楊真有點不知道哪塊云彩有雨的感覺。

詩在柏楊的文學創作中確屬弱項。他在自己的詩集的序中說:

中國人是一個詩的民族,從有文字以來,就有詩篇,迄20世紀初葉,歷久不衰。最大的特征是,幾乎每一個知識分子都會欣賞詩,都會做詩。我不能例外,惟一不同的是,我只會欣賞詩,不會作詩。直到身陷絕境。第一首《冤氣歌》及第二首《鄰室有女》,是在調查局獄,無紙無筆,用指甲刻在剝蝕了的石灰墻上,甲盡出血,和灰成字。

柏楊 (何籽/圖)

“調查局獄”實際上是看守所,因為案尚未結,看管最嚴。怕犯人與獄內外相關人士私通消息,沒收了一切與記載、傳播有關的工具,第一就是紙筆。此時柏楊產生了寫詩的沖動,“痛呼父母,窮極呼天”,詩歌大約就是文學中的“天”。詩論家鐘嶸在《詩品序》就講過,人們遇到種種不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凡斯種種,感蕩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巨大的心理郁積要靠詩歌來淘寫,柏楊用血肉在監獄的墻壁上寫下自己的愛與恨。

柏楊的第一、二首詩,幾乎概括了其創作最主要的內容。常說“憤怒出詩人”,《冤氣歌》所抒發的就是一股不可遏止的憤怒、憤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