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巡視】記憶,而非現實,決定一座城市的性格
為什么在這么精華、昂貴的地段,保留這么破舊的房舍?在“臺北101”旁邊留有“四四南村”,使得臺北變成另一種更吸引人、更具特色的城市。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張雨
為什么在這么精華、昂貴的地段,保留這么破舊的房舍?在“臺北101”旁邊留有“四四南村”,使得臺北變成另一種更吸引人、更具特色的城市
臺灣古跡保存的發展歷程中,林安泰古厝是個關鍵。1970年代,為了打通臺北市的重要南北交通動脈,市政府理所當然地將擋在路上、已經有超過一個半世紀歷史的“林安泰古厝”列入拆除建物范圍內。為了經濟利益,為了都市方便,進行這樣的破壞,過去一直被視為理所當然。不過那幾年,新一波的歷史溯源概念與文化保存運動方興未艾,于是針對林安泰古厝拆除,出現了反對聲浪。
要拆要留,雙方爭執了好多年,到了1978年,終于找到了一個妥協方案──林安泰古厝還是拆,將空間讓給敦化南路,然而原來的屋主愿意無償捐出所有的建物材料,臺北市政府同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