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特別報道】“全世界都在看著我們”——三位農民工代表的履職報告
在2978名全國人大代表中,哪幾位代表身上承載了最多人的期待,要反映最多人的呼聲?答案是:廣東團代表胡小燕、重慶團代表康厚明和上海團代表朱雪芹——他們三個人,要為2.42億農民工說話。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編者按:
每年3月,因為兩會,中國為全世界媒體所關注。
2012年兩會更不一般。它是秋季中共十八大前,中國最重大的一次政治活動,同時也是本屆人大和政協的最后一次大會。如果把兩會比作政治舞臺,今年兩會,將是本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謝幕演出。
南方周末編輯部從本期起,將連續推出兩會特別報道。本期專題,將回望本屆代表委員這五年,梳理在這飛速變化的五年里,代表委員們參政議政的軌跡。我們將關注農民工代表和敢言的委員們如何履職,本屆人大開展的專題詢問的進展,以及人大代表學歷日益提高的趨勢。此外,我們還關注本屆代表如何使用“特別信封”,哪些代表的資格被終止,敬請讀者關注。
兩會大幕將啟,舞臺燈光即將打開。讓我們繼續觀察,有多少代表委員會語驚四座,又有多少官員仍將謹言慎行,而三位農民工代表,如何承載2.42億農民工沉甸甸的希望。我們熱切期待,這一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會議,能對中國社會進步,有所推動,有所啟示。
“大家對她的期望太高了,所有人的希望都壓在她一個人身上,這不太公平。”
“我希望農民工代表數量增加,不少農民工很有理想,很有創新精神。我覺得這個群體的聲音還不夠響亮。”
三位農民工代表康厚明、胡小燕和朱雪芹(從右至左)在兩會現場。 (余言 CFP/圖)
在2978名全國人大代表中,哪幾位代表身上承載了最多人的期待,要反映最多人的呼聲?
答案是:廣東團代表胡小燕、重慶團代表康厚明和上海團代表朱雪芹——他們三個人,要為2.42億農民工說話。
胡小燕們是在2008年初成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在那之前,這個中國最核心的參政議政群體中,還沒有農民工的身影,沒有農民工的聲音。
現在,三人的任期進入最后一年?;赝^去幾年,他們個人的境遇、心態都發生著改變,他們所代表的農民工群體和國家的相關政策也在發生改變。不過,等待改變的東西,還有更多。
突然降臨的機遇
“我還不太知道,請包涵。”
踏上兩會的政治舞臺之前,胡小燕們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會成為農民工群體的代言人。
“我當時都不知道人大代表是什么樣的。”胡小燕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此前,她從未擔任過鄉、縣、市、省任何一級人大代表。
胡小燕將她的當選視為“機遇”——給她和其他兩人帶來機遇的,是一份于2007年通過的文件:《關于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這份不過數百字的文件特別規定:“在農民工比較集中的省、直轄市,應有農民工代表。”
那一年,中國的農民工數量達到2.26億,“農民工問題”日益凸顯,國務院甚至在之前一年專門印發了《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