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特別報道】政協委員這五年:“很多問題明知道難,但還是得說”

2012年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將在北京舉行,這也將是本屆2237名政協委員最后一次集體亮相。南方周末記者采訪其中幾位政協委員,請他們說說這五年來,他們眼中政協的變與不變。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跑過兩會的記者都知道,每年兩會,政協會議往往有著不同于人大的吸引力,由于相對超脫的身份,政協委員中,敢言的人著實不少。

2012年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將在北京舉行,這也將是本屆2237名政協委員最后一次集體亮相。南方周末記者采訪其中幾位政協委員,請他們回望幾年來履行職責過程中,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以及這五年來,他們眼中政協的變與不變。

“政協委員掌握很大的話語權”

2008年3月4日政協會議民革小組的討論會上,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語氣相當鏗鏘有力:“任何改革都不能一蹴而就,陽光財政的建設需要有一個過程。但是‘一萬年太久’,必須‘只爭朝夕’。我盼得頭發已白了!”

敢言的老人名叫蔣洪,上海財經大學財政學教授,一直在研究如何管住政府的“錢袋子”。

政協委員們的大膽敢言,已經成為每年兩會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一位政協委員表示,因為他們掌握了話語權,全國人民都在看,即便得罪人也得說。

2010年兩會上,蔣洪又多次表示對國有銀行拿出5個億的利潤給一百多名高管分紅的不滿。他還連續三年遞交呼吁財政公開透明的提案,年年都給財政預算報告投反對票。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也是公認的兩會“炮手”之一。他因為自己的仗義敢言,甚至挨了不少“罵”。有一年,他的提案是《遏制黨政干部的文憑腐敗》,建議教育部和中組部,嚴格限制黨政干部在職攻讀研究生學位。這件事震動很大,有人甚至向清華黨委統戰部反映說,蔡繼明的提案是沖著在清華大學混學位的黨政官員來的。

后來,他又提議取消“五一黃金周”,結果真取消了。沒料到網上罵聲如潮,他還因此跟百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