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在中國——紀錄片《月亮熊》拍攝的故事
歸真堂計劃上市引發熱議,紀錄片《月亮熊》在黃金時段播放,但設想的“致命一擊”似乎并沒有到來。中國每年的藥用熊膽需求,1000頭熊就可以供給。熊膽過剩,多出來的熊膽去哪了?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魏晨捷 羅曉瑩
中國每年的藥用熊膽需求,1000頭熊就可以供給。但按中國中藥協會的說法,現有黑熊一萬余頭。多出來的熊膽去哪了?
片中的繁育場老板還是卸熊掌的高手:“我卸熊掌的速度在這兒是沒人能比的,我五分鐘能把四只熊掌全卸下來。”
一只熊貓從狹小的鐵籠中伸出黑色的手掌。兩條厚厚的皮帶嵌在它的雙肩,使它足以背起胸前重達30斤的不銹鋼馬甲。飼養員打開馬甲正中的鐵盒,把藏在其中、連接熊貓膽囊的抽膽袋取出,倒出一整袋自然流淌出的“國寶膽汁”。
這是攝影師陳遠忠設想的行為藝術:給天天被引流取膽的黑熊(即月熊)涂上白色顏料偽裝成熊貓,用攝像機記錄下“給國寶取膽”的畫面傳上網。為此,他甚至打算去吉林花兩萬塊錢買一頭被引流的黑熊。
《月亮熊》制作者在東北拍攝到的熊籠,他們總覺得籠中的熊在向自己求救。拍攝者希望這部紀錄片能“給歸真堂的利益集團們致命一擊”。 (受訪者/圖)
陳遠忠曾經想用這種方式為紀錄片《月亮熊》造勢,尋求播放機會。從2009年開始,他和搭檔涂俏、制作人熊君慧一起,奔走于東北、四川、越南等地,偷拍“活熊取膽”。
拍攝素材2011年基本完成。像以前拍的片子一樣,月熊的故事原本被放在素材庫里“睡覺”。2012年2月,歸真堂計劃上市的消息在微博上引發熱議。涂俏對陳遠忠說:“我們的片子該出來了,它完全能給歸真堂的利益集團們致命一擊。”
2011年2月28日,上海紀實頻道在黃金時段播出了完整的45分鐘版本——涂俏從來沒有想到,自己的片子可以賣得這么快。
但設想的“致命一擊”似乎并沒有到來。2012年2月22日,歸真堂董事張志鋆表示:“公司產品最近銷量穩步提升。”公眾質疑的另一個結果是,購買熊膽的人認為,歸真堂的熊膽“貨真價實”。
“如果是真的,這才是最悲哀的事情。”陳遠忠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中國人來記錄,會更有說服力
熊君慧是《文匯報》記者。2007年9月,她被朋友帶到四川龍橋黑熊救護中心時,還對“活熊取膽”一無所知。救護中心的人請她進手術室看,踏入房門的那一刻,惡臭使她幾乎要退出來——后來在東北暗訪熊舍時,她聞到的味道比這“恐怖幾百倍”。
亞洲動物基金會(簡稱AAF)給那只熊取名叫Sasikia,它很快死在了手術臺上。死后的Sasikia被解剖,獸醫把它密密麻麻布滿黑色小囊腫的膽囊翻開來給熊君慧看——那是惡性腫瘤。&l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