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商的N種活法:挖礦、放貸、賣酒、進電商
三個月之前,中國樓市成交量降至冰點。地產商紛紛轉型,多元化生存,無疑是這個調控時代的最新景觀。但在政策的天花板下,樓市這個發動機不啟動,地產商又能走多遠?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地產商紛紛轉型,多元化生存,無疑是這個調控時代的最新景觀。但在政策的天花板下,樓市這個發動機不啟動,地產商又能走多遠?
地產商轉型賣白酒,雖是權宜之計,但也是看中了酒的高利潤。 (楊威 CFP/圖)
三個月之前,中國樓市成交量降至冰點。一家從事地產開發的央企幾名高管主動約前其董事長吃飯,詢問業已退休的前領導:房地產都這樣了,還要不要繼續干這行?
2010年,央企們正在瘋狂涌入地產業,在土地市場屢掀狂瀾,監管者國資委官員們雖反復勒令其剝離房產輔業,亦有心無力。當年4月,史上最嚴樓市調控政策倉促推出。
2012年,地產商開始意識到樓市生意已經獨木難支,紛紛開始轉型,多元化成為一種潮流。2012年1月初,中國豪宅第一品牌星河灣宣布,正式進軍醬香型白酒領域;2月下旬,萬達被曝正式進軍電商領域;就連前些年打破腦袋往樓市里擠的“共和國長子們”,也都在考慮是不是該找個其他行當干干了。
“房地產過去的商業模式不復存在了。房企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調控再挺兩年的話,就連萬科也很難活下去。我也從住宅開發徹底抽身,投資旅游了。”中坤集團董事長黃怒波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有的采礦,有的放貸
易居研究院企業研究中心總經理周建成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在通過對滬深股市132家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后發現,有1/6的房企已經或即將涉足礦業能源領域。
或已預感到樓市發動機正噼啪作響、即將拋錨,2012年伊始,保利地產就在全國四十多個城市大手筆降價促銷,“幾乎降到無可再降的空間了。”保利地產集團的一位管理層對南方周末記者透露。然后這樣的舉動只換來1月份15億的銷售額,同比大降七成。而這一切,似乎還只是剛剛開始。
央企尚且為生存擔憂,那么其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