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論(20120308)

一些賺辛苦錢的企業家們,在殫精竭慮之余,面對金融行業壟斷行業長袖善舞,難免會對從事實業產生動搖。實業的根基如果動搖,整個經濟的大廈如何安穩?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張彬

N0.1 發展實體經濟需要全局性減負

《新京報》 2012年3月6日 王海濤

原文摘編)2011年全國的稅收收入比前一年增長了22.6%,達到8.97萬億元,這一數字的背后,是企業家們對實體經濟前景的擔憂。在全國兩會上,王健林、楊元慶、李東生等不約而同地提出了圍繞企業稅負問題的提案。

全國政協常委王健林在提案中建議,對30人以下的小微企業長期全額免稅,其目的是要讓小企業有利可圖,讓其有成長空間。所有的大企業,都是從“微小”開始的,放水方能養魚。小企業經不起經濟波動,在貨幣政策收緊的情況下,去年一些地方就曾出現中小企業老板“跑路”事件。

據報道,按照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的說法,企業利潤的30%-50%被拿走,企業很難發展。因此,小企業需要的不是救急式的臨時幫扶,而是系統性的減負。把更多的利潤留給企業,讓它們在面臨經濟波動成本上升的時候,有應對的能力,這樣小企業才有長大的可能,才有為國家貢獻更多稅收的可能。

事實上,認為稅負沉重的并不只是小企業。全國政協委員、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2011年公司納稅42億元,企業的凈利是16億元。用他的話說就是,“稅負高,壓力大”。查閱TCL的財報,可以發現,其2011年的營收是608億,以此計算,納稅后,其凈利潤僅占營收的2.63%。如果加上通脹因素,這樣的凈利潤率,可能稱得上“負數”。這與一些“玩資本”的金融企業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在這樣的情況下,42億的納稅,在李東生的眼里,當然是沉重的。

在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