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霾中國】技術爭論十年未定 PM2.5監測迷霧重重

為何美國大使館空氣監測會被業界演繹為一個陰謀論?為何環保部要興師動眾進行多個PM2.5監測儀比對試驗?隱藏在這些問題背后的是,一個綿延十年的空氣監測技術路線之爭。

責任編輯:曹海東 實習生 王靜怡 張馨苑 趙振江

為何美國大使館空氣監測會被業界演繹為一個陰謀論?為何環保部要興師動眾進行多個PM2.5監測儀比對試驗?隱藏在這些問題背后的是,一個綿延十年的空氣監測技術路線之爭。

PM2.5監測雖在加速,但其技術之爭依舊玄機重重,令人難窺真面。 (CFP/圖)

PM2.5監測再曝爭議

這是空氣監測行業最新流傳的一個“陰謀論”:

美國大使館PM2.5監測數據因濃度無法折算成空氣質量指數,屢屢“爆表”,正是采取了不同于中國國內主流監測儀器的技術路線——β射線衰減法(以下簡稱β射線法),中國PM2.5監測被“暗算了”。

和PM2.5這一專業術語一夜走紅一樣,“陰謀論”迅速被各大傳播渠道復制、放大,PM2.5監測之爭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爭議焦點在于PM2.5監測儀采用的兩種不同技術路線——β射線法和微量震蕩天平法(以下簡稱震蕩天平法)。

目前,PM2.5質量濃度的測量可通過手工稱重法(也稱標準法,天平稱重法)和自動監測儀進行測量,其中自動監測儀的測量原理主要有β射線法、震蕩天平法等。

簡單來說,手工稱重法是在空氣監測中用濾膜收集顆粒物進行稱量檢驗其濃度,震蕩天平法用顆粒物重量的變化而引起的震蕩頻率來反映顆粒物的濃度,β射線法是通過顆粒物對β射線能量的吸收來反映顆粒物的濃度。

此次爭議直指,采用β射線法技術監測數據比震蕩天平法的更精確。過去,中國PM2.5監測市場以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