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在墨爾本,和那些花兒聊天

初春時分,墨爾本皇家植物園內木蘭花、山茶花、桃花、紫藤相繼開放,一片姹紫嫣紅。不過,由于南半球與北半球季節相反,當你看到這本雜志,前往植物園,就只能觀秋葉而非賞春花了

初春時分,墨爾本皇家植物園內木蘭花、山茶花、桃花、紫藤相繼開放,一片姹紫嫣紅。不過,由于南半球與北半球季節相反,當你看到這本雜志,前往植物園,就只能觀秋葉而非賞春花了

如果你有機會到澳大利亞墨爾本旅游,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一定不能錯過。植物園建于1846年,對澳洲來說,是元老級歷史遺產了。整個植物園占地38公頃,大約是北京植物園的十分之一,園內匯聚了一萬多種奇花異草。

植物園離墨爾本CBD很近。從弗林德街車站往南走,走過雅拉河上的橋,就是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 過馬路,往那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地走去,很快就進入植物園地界,沒有圍墻攔阻,沒有售票亭“把守”。

充滿英倫情調的墨爾本植物園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植物園之一。墨爾本市地勢有些起伏,植物園利用這一自然優勢布局,雖屬人造,宛如天開。植物園中心是個人工湖,湖里游弋著黑天鵝和野鴨。黑天鵝是墨爾本植物園的標志,它們從容優雅,不時走上岸來,和躺在草地上曬太陽的人們親密接觸。

要問墨爾本植物園什么最打動我,我會說是每種植物和景點的介紹文字。這些文字如此生動,簡直令植物活起來,讓我體味到與植物交流的快樂。相比之下,在國內植物園,我總是面對一些冷冰冰的學術化文字,譬如某種植物,屬于哪門哪綱哪屬哪種,在世界上哪個范圍分布,現存多少等等。這里則擯棄此種老套的介紹方式,文字有趣動人,用講故事、提問題等方式激發游客的興趣。比如,在“南太平洋島嶼”園里,介紹“新喀里多尼亞”島的木牌上,提出了一個迄今植物學家還在思考的問題:在這個熱帶島嶼上,為什么有一片荒蕪的土地?

植物園里的木蘭園是墨爾本人踏青的好去處。銘牌是這樣介紹木蘭花的:這種花在1.2億年前就存在了,與恐龍同齡……如今恐龍早已絕跡,而木蘭依然年年盛放。初春時分,看著滿樹的紫紅色花朵,讀著這樣的文字,美好的畫面定格在腦海。

仲夏時分,玫瑰園里各式玫瑰次第開放。玫瑰園是植物園里的“閃鉆”,玫瑰園里的文字也很有詩意。關于玫瑰,用了四五個銘牌介紹,有一塊牌子的題目是:生命的象征。在古代波斯的蘇菲教派中,玫瑰象征著生命的旅程:它的美麗代表自我完善的目標;它的尖刺代表人生面臨的挑戰;它的生生不息代表堅持就會成功的信念。游人至此,或許會不禁自問:我和玫瑰相似嗎?

更多關于人文旅行的資訊,詳見《Across穿越》月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