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建國以來黨政干部收入的問答

為什么建國之后卻沒有建立起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呢?一個基本的原因是因為當年一切學蘇聯。

很多人誤以為今天的貧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官員貪污腐敗盛行等問題,都是改革開放帶來的。在他們看來,只要注重分配平等和公眾福利,很多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殊不知,這些問題說到底都是現行的有待改革和完善的制度造成的。而這些制度多半早在建國之初就已經確立了。不設法對制度本身進行改造和完善,是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的


 

 

楊奎松,1953年10月生,重慶市人?,F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華東師范大學特聘教授。

 

“大院”中的等級制體會
    問:今天,貧富差距擴大、收入分配不公問題引起越來越多的議論。有些人因此懷疑今天的種種政策,甚至把這一問題的產生歸咎于改革開放,認為改革開放從開始即犯了方向性錯誤。我們注意到,您在最近一期《歷史研究》發表了一篇長文,詳細考察了1949年前后,中共黨政干部收入分配制度從比較平均的供給制,轉向差距較大的職務等級工資制的歷史經過。我們想了解,您做這一考察是想說明些什么呢?
    楊奎松:說來話長,我早年在北京“大院”里生活過一段時間。在機關、軍隊的大院里生活,包括在盡是干部子弟的學校上學,你會強烈地感受到等級制所帶來的種種影響。我們還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誰的爸爸是多少級,多少級的干部住多大的房子、配什么級別的轎車,多少級以上的干部可以購買普通干部買不到的“特供商品”等等。父輩級別的不同,甚至會影響學生之間的交流,級別相差太大,就會“話不投機半句多”。孩子常常會按家庭出身和級別的高低,在學校里分成不同的交際圈子?!拔母铩遍_始后,雖然沒有人公開聲討這種等級制度,但是,“文革”初期我們耳聞目睹的許多反對“官僚主義”的所謂“革命行動”,其實矛頭所指,就有對等級制的不滿。
    坦率地說,過了這么多年,讀了那么多書,跑了那么多國家和地區,比較了許多社會,包括舊中國的歷史情況,尤其是親身經歷了改革開放后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之后,大概沒有幾個人會認為當年的那種差距有多么不得了。然而我還是有些耿耿于懷,想弄個水落石出。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從來都高舉社會主義和平均、平等大旗的共產黨人,會建立起這樣一套權利和分配都非常不平等的等級制度?為什么迄今還有不少人堅持認為貧富差距擴大、收入分配不公,只是改革開放以后才有、以前從不存在這種問題?
    問:您所說的情況讓我感到有些意外。我們從小所受到的教育是,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國家的分配制度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即便知道過去等級森嚴,也往往習以為常,從來不會去把它和等級制度聯系起來。
  &n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