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美國種族簡史(19)

東歐猶太人大批來美始于19世紀80年代。在這10年之內,20多萬猶太人移居美國,19世紀90年代又有30萬抵美,而從世紀之交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十幾年內,則大約有150萬左右的猶太人蜂擁而來。

猶太人(三)移民高潮期

東歐猶太人大批來美始于19世紀80年代。在這10年之內,20多萬猶太人移居美國,19世紀90年代又有30萬抵美,而從世紀之交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十幾年內,則大約有150萬左右的猶太人蜂擁而來。

從東歐來的大批猶太移民,潮水般涌入美國那些基本上由德國來的猶太人所組成的社區。東歐猶太人還大量地“集居”在紐約市,尤其是曼哈頓東南端。猶太民族幾千年來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沒有像在這里結集的人數多。已經在美國牢固地樹立起根基的德國猶太人,不僅對東歐來美猶太人的數量之大感到詫異,而且也對他們生活之寒酸感到不可思議。東歐猶太人不僅貧苦—多數人抵美時是窮光蛋,處境比任何其他移民種族都要慘。而且教育程度也很低(有一半人是文盲),比起老成干練的美國化德國猶太人來,態度也顯得粗俗。東歐猶太人原來生活在窮鄉僻壤,對于德國猶太人來說如數家珍的整體歐洲文化主流,他們連邊兒也沒沾上。東歐猶太人連外貌都有區別:留著長鬃角,戴小圓帽,留胡子,穿老式的俄國服裝,婦女頂著包頭巾,一舉一動都令人聯想到德國猶太人早就擺脫了的昔日的那種苦楚。正統猶太教的祈禱儀式仍完整地保留著古老的傳統和做法,而德國改革派猶太教早就放棄這一套陳舊的東西。東歐猶太人的語言,即意第緒語,是一種民間方言,受過教育的猶太人瞧不起它,他們要么使用英語,要么使用地道的希伯來語。

一句話,東歐猶太人使在美的德國猶太人感到十分丟臉。他們人數眾多,舉止粗俗,高度集中,因而顯得十分惹眼,難免引起其他美國人的驚恐,并有可能誘發某種反猶太主義情緒,那將對已經悄悄獲得社會接納的德國猶太人十分有害。德國猶太人控制的報界,對本族這些難兄難弟持公開的批評態度,說他們代表著“東方的古董”,講話“嘟囔不清”,而且“衣著不整,愛咋呼,談吐俗氣”。他們的宗教被稱為“中世紀的正統”。有關東歐猶太人的花邊新聞,充斥各報的版面,各種“失禮行為、夫妻不和、吵架罵街,每日必錄”,成了德國猶太人茶余飯后的談資。德國猶太人還造了一個新名詞“老K”—來稱呼來自東歐的猶太人。


作者:[美]托馬斯·索威爾 譯者:沈宗美 出版:中信出版社

然而不管怎么說,猶太民族的慈善傳統還是壓倒了這一切反感情緒。德國猶太人的各種組織竭力幫助來自東歐的猶太移民,并特別下工夫使他們美國化。為了給“鬧市區”的猶太人提供服務,由“居民區”的猶太人出資建起學校、圖書館、醫院和社區中心。即便是開展這些人道主義事業,也引起某種猶太人內部關系的緊張。舉例說,甚至在紐約西奈山醫院的病員有90%是東歐猶太人時,該院仍拒絕聘用東歐猶太人醫生。人民教堂(一個猶太教堂)的祈禱自始至終使用希伯來語和德語,意第緒語成了禁忌。當時曾有人寫道:

在我們高貴的德國猶太人主持的那些慈善機構里,你可以看到漂亮的辦公室和寫字臺,裝潢得都很好,但你同時也看到一個個鐵青和發怒的面孔,每一個窮漢都被當做犯人來審問,沒人瞧得起他們;每個不幸者都感到無地自容,嚇得兩條腿直打哆嗦,猶如站在一位俄國官員面前一樣。

一旦經濟狀況允許,東歐猶太人就辦起自己的慈善機構。該項事業始于19世紀80年代末。其中一家慈善機構宣稱:在給窮人施舍錢財和面包時,應當承認大家都是一個始祖的子孫,不應以出生地的不同而人為地畫線。

雖然紐約市用“居民區”(德國)猶太人和“鬧市區”(俄國)猶太人這兩個詞把猶太人一分為二,可謂別出心裁,但這種用詞所體現出的區分,卻普遍存在于各地。在19世紀中期的芝加哥,德國猶太人認為波蘭猶太人是“劣等階層”。一位芝加哥猶太教教士,在呼吁人們為希伯來聯合救濟協會捐款時,悲嘆地說道,芝加哥的猶太人“因家財、智力和社會區分,因褊狹的嫉妒心理,甚至因宗教派系和歧見,而鬧得四分五裂”,并詰難世人,難道那些新來的移民“僅僅因為他們在波蘭或俄國的土地上首次見到了世界的光明(或黑暗),就還嫌他們不夠窮,或者就配不上稱為以色列人嗎”?盡管這種呼吁贏得大筆施舍,但捐款的德國猶太人仍然“以憐憫的眼光來看待—當然也懷著善意,但亦夾雜著某種恩賜心理—來自波蘭和俄國的同族教友”。像在紐約一樣,芝加哥的德國猶太人,也以東歐遷來的猶太人為施舍對象,辦起了慈善機構。像在紐約一樣,東歐來的猶太人也是牢騷滿腹,覺得德國猶太同胞對他們的態度不像話,亦辦起了自己的慈善機構。

猶太移民“臉上仍然帶著當年在俄國隔離區內被四處追拿時的神色”,很少敢于跨出自己所在的街區。在和別人打交道時,他們“缺乏自信心和氣度”,常常不敢與陌生人搭訕甚至沒膽量和不講意第緒語的美國猶太人交談。由于走路不敢抬頭(所謂貧民窟的低頭彎腰式),加上那副膽小怕事、逆來順受的模樣,他們自然就成了街頭小混混捉弄的對象,這些家伙故意奚落他們,騷擾他們,偶爾還拉起他們的長胡子耍著玩。這種任人宰割的行為,激發了德國猶太人對他們的憤慨,責怪他們不爭氣,讓非猶太人認為猶太人都是懦夫。然而,一直在美國的安全環境里飛黃騰達的德國猶太人,從來也沒有體驗過東歐猶太移民遭到的那些令人發指的欺凌,不知個中滋味,而東歐猶太人對當年受到的欺凌至今記憶猶新。

在東歐猶太人和德國猶太人之間,長期存在著“種姓般的區分”。例如,1940年在費城,上層猶太階級“幾乎仍然是清一色的德國籍后裔”。在紐約,“居民區”猶太人很少與“鬧市區”的猶太人通婚。在芝加哥,俄國猶太人建立了“自己單獨的社區生活”。來自各國的猶太人相互間的通婚,“就像集聚區猶太人和外部的非猶太人通婚一樣,是極為罕見的”。

社會上有所謂猶太母親保護子女太過分的說法,實際上這些猶太婦女都是從東歐來的。當初在東歐時,猶太人家的小孩子一旦離開家門,就可能永遠也見不到了。如果人們知道這一段經歷,那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這些母親總是熱切地希望她們的孩子待在自己的身邊,抬眼就能看見。在東歐,甚至家住在樹林邊上的猶太人小孩子也很少去游泳、釣魚,或到森林里去散步。千百年形成的生活習慣,在美國是一時難以改變的。

在19世紀最后的25年里,隨著東歐猶太移民的大批到來,美國也史無前例地形成一股日趨強大的反猶太主義情緒。德國猶太人為此而遭到嚴重打擊,他們當中盡管許多人在經濟上完全有資格加入內圈的社交俱樂部,住進豪華旅館,并享受其他利益或榮譽,但是因為他們的宗教信仰,因為他們的同教同胞有那么多人移民來美,而通通被剝奪了這些權利。在日常生活的層面上,和過去那些招工告示曾寫明專要“新教徒”以排斥愛爾蘭人一樣,現在則寫明只要“基督徒”。

網絡編輯:小碧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