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美國種族簡史(3)

19世紀美國的人口遷徙離不開航海技術的發展。從風帆船到蒸汽船的更換,大大地改變了美國移民的格局,這些人與美國人在文化和宗教方面有著極大的差別,而此時宗教差別恰恰在社會和政治方面極具重要性。

美國百衲衣(三)時間和地點

構成美國人口的許多種族,并不是同時到達美國的,也并不分布在同一地區。一般來說,每個民族在其移居美國的過程中,都有自己特定的高峰期。愛爾蘭人移居的高潮大致在19世紀50年代,而猶太人移民的高潮在此50年以后,墨西哥人的移民高潮則又在下一個50年之后。移民的地區分布,也同樣是各不相同的。斯堪的納維亞人多定居在中西部,東方人躲在西部海岸,古巴難民集中在佛羅里達,墨西哥人在西南部,蘇格蘭——愛爾蘭人則散居在從賓夕法尼亞州到南北卡羅來納州的阿巴拉契亞山區。像愛爾蘭人、意大利人和猶太人這樣一些到達美國時身無分文的移民,則留居在他們抵美時的東部口岸城市。黑人集中在南方。

由于上述這些地區在經濟活動上各有其特點,所在地區的各移民種族的命運也就分別和小麥種植或煉鋼、鐵路修建、棉紡等結下了不解之緣。因為全美的經濟條件因地而異,每個種族在抵達美國后也就遇到彼此相異的機會和制約。各種族其后在經濟上的經歷,反映了他們各自帶到美國的文化遺產的影響,同樣也反映了他們到達時間和所處地區的影響。

今天的差別仍舊受到地區分布的嚴重影響。紐約州黑人家庭的平均收入是密西西比州黑人的兩倍還要多,底特律一帶的墨西哥人的平均收入是密西西比州黑人的兩倍還要多。底特律一帶的墨西哥人,其家庭平均收入比得克薩斯州拉列多一帶或布朗斯維爾一帶的黑人所掙的錢也至少高出一倍。住在芝加哥、底特律或紐約市的印第安人的收入,也比住在保留地的印第安人的收入高出一倍多。這種同一種族內部的差別比任何一個種族和全美的平均水平的差別都要來得大。因此,地區差別至關緊要。

種族的地理分布差別不僅影響到他們的收入,也影響到他們大體的生活方式。居住在中西部農村的印第安人,每個家庭生育的孩子,平均比居住在東北城區的印第安人家庭生育的孩子多出兩個。不住在南方的黑人,其家庭之小和智商之高,一直超過生活在南方的黑人。甚至在某一特定城市,某一特定種族也會因為所在街區的不同而在收入、犯罪、家庭破裂等方面呈現出大相徑庭的格局,不管這個特定種族的祖先是猶太人、意大利人、墨西哥人,或是其他什么人。

美國種族在地理分布上的格局各不相同,有其多方面的歷史原因,這些原因使得他們在某一歷史時期而非其他時期抵達美國。

從風帆船到蒸汽船的轉變,曾導致美國移民來源的徹底變化。在風帆船時代,歐洲移民幾乎是清一色的北歐人和西歐人。隨著蒸汽船的使用,來自南歐和東歐的移民突然以壓倒的多數涌進了美國。這些人與美國人在文化和宗教方面有著極大的差別,而此時宗教差別恰恰在社會和政治方面極具重要性。

在風帆船時代,越洋的客船旅費是移民在經濟上承擔不起的。他們只能擠在駛抵歐洲送貨返美貨船的空倉里來到美國。這就是說,只有那些與美國有大規模貿易關系地區的人,即北歐人和西歐人,才得以大批移居美國,而東歐人和南歐人是沒有這個條件的。當時美國運往歐洲的貨物,多屬大批量的農產品,而返程所載的進口貨,卻多屬體積小得多的歐洲工業制品,所以返程時船上的倉位大量空閑。移民就擠在這種空閑倉位里臨時拼湊起來的座位上,缺乏足夠的通風設備,沒有馬桶,食物和飲水也是質次量少。海上航行的時間很長,前途難卜。時間可能需要1-3個月,完全取決于風向如何。航行時間越長,人們就會因為飲食不足而變得越來越衰弱,并有可能染上疾病,而在那種擁擠的船艙里,一旦有人染上疾病即一發不可收拾。


作者:[美]托馬斯·索威爾 譯者:沈宗美 出版:中信出版社

貨船的航行路線,取決于貿易的模式。這就意味著移民沒有對自己的目的地口岸進行選擇的余地,船駛向哪個港口就在哪里上岸。譬如,愛爾蘭人赴美乘的是從美國東北部地區運來木材后返美的船,因此美國東北部就是愛爾蘭移民的登陸地點,因為船只返美時只在這一帶???。德國人赴美則乘送棉花到勒阿弗爾并返回新奧爾良的貨船,然后再在那些沿密西西比河上游河谷,在辛辛那提、圣路易斯和密爾沃基這樣一些城市定居下來。美國的啤酒釀造業就是由圣路易斯和密爾沃基的德裔人開創的,巴德威澤牌啤酒的原產地就是圣路易斯,其他許多名牌啤酒則出自密爾沃基。

對于那些因家境過于貧寒而無力搬遷的人們來說,初到美國時定居地區所處的經濟狀況是格外重要的。舉例來說,在波士頓地區登岸的愛爾蘭人,就發現該市對工人階級來說幾乎沒有什么工業,也沒有其他什么機會。連大多數美國的工人階級都因此而避開這個城市,但19世紀中期愛爾蘭人移民來美時,一下船恰恰就是波士頓,為此他們后來在經濟上吃了好多年苦頭。在短短幾年中(1840-1850年)抵美并聚居在東北部少數幾個城市(尤其是紐約和波士頓)里的愛爾蘭人,數量是如此之眾,加上其中多數又擠在單一的行業(非熟練勞工)里,這就給他們融入美國的經濟和社會帶來了特別的難題。開鑿運河和修建鐵路在東北部起步以后,一貧如洗的愛爾蘭人就開始從事這些吃力而又危險的苦差事。許多人就在運河兩岸和鐵路沿線的城鎮定居下來。愛爾蘭人今天的地理分布依稀反映了當年的這種定居格局。

從風帆船到蒸汽船的更換,大大地改變了美國移民的格局,旅途時間從30-90天不等縮短到最多不超過10天,而且工人階級在經濟上也有能力買得起客船票,用不著再去乘貨船。移民模式與貿易格局已經脫鉤。這既改變了移民的數量,又改變了移民的來源。移民的人數在南北戰爭前總共為500萬人,南北戰爭后20年中即增加到1000萬人,而在此后的15年內又增加到1500萬人。移民來源的變化同樣也是驚人的:在1882年,87%的移民來自北歐和西歐,但是25年之后,81%的移民則來自南歐和東歐、斯拉夫人、猶太人及地中海沿岸的民族,首次成為美國人口的重要成分。

黑人當然是被販賣到美國來的,他們抵美的目的地是由別人選擇的,但這也不是隨意的選擇。黑人積聚在南方,這里的土壤和氣候易于種植強迫奴隸勞動進行生產的農作物。1793年軋花機發明之后,美國的奴隸也幾乎全部變成種植棉花的奴隸,黑人的地理分布進一步向南方移動,集中分布在密西西比州、亞拉巴馬州、佐治亞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北部的大棉田。甚至在奴隸制被廢除之后,黑人仍聚居在上述這些后來一直比全美其他地方更為貧困的地區,這就構成了他們長期擺脫不掉的經濟桎梏。今天,不住在南方的那一半黑人,比仍住在南方的那一半黑人的收入要高出大約50%。顯然,撇開其他所有的因素,黑人作為一個整體,其收入因地理分布而難以提高。

有些美國移民干脆就在離他們祖籍國最近的地方落腳,例如東方人定居在夏威夷和西海岸,墨西哥人在美國的西南部,古巴人在佛羅里達。波多黎各人和西印度群島人則“集居”在紐約市及其周圍地區,這反映了20世紀的民航和海航的四通八達。

網絡編輯:小碧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