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明(17)
文明是復雜的。文明可以在數世紀中持續存在,處于權力和財富的巔峰。但反過來,其根基又可能突然坍塌,陷入大混亂中。
中庸之國
文明是復雜的。文明可以在數世紀中持續存在,處于權力和財富的巔峰。但反過來,其根基又可能突然坍塌,陷入大混亂中。
中國的明朝于1368年誕生,好戰的朱元璋年號“洪武”,意指“強盛的軍力”。我們已經看到,在隨后長達3個世紀的大多數時間中,不論以何種標準看,明朝都擁有全球最為發達的文明。但隨后,在17世紀中期,前進的車輪脫落了。這么敘述并不是為了夸大明朝早期的穩定。在經歷一個時期的內戰并廢黜了明朝的合法繼承人后,永樂繼承了他父親洪武的皇位。但是,毫無疑問,17世紀中期的明朝危機確實是比較嚴重的。白銀的購買力不斷下降,稅收收入的實際價值不斷被削弱,明朝面臨著財政危機,所以政治上的分裂不斷惡化。天災人禍,饑荒頻發,流行病肆虐,于是明朝內憂外患——內有農民揭竿而起,外有外敵入侵。1644年,北京被起義領袖李自成攻破。明朝最后的皇帝無地自容,上吊而死。從儒教的和諧平衡到政治混亂這一極為劇烈的變化,前后不過10年的時間。
作者:[英]尼爾·弗格森 譯者:曾賢明 唐穎華 出版:中信出版社
明朝覆亡的結果是毀滅性的。1580~1650年,戰事和瘟疫使中國的人口減少了35%~40%。出了什么問題呢?答案是,向內轉化是致命的,而對于有如中國一般的人口稠密的復雜社會而言,情形尤其如此。明朝體制曾形成高度的平衡——對外威嚴,對內溫和。鄉村可以養活規??捎^的人口,但這只有在徹底靜態、事實上停止革新步伐的社會秩序基礎上才行。這是一種陷阱。當最不可能發生的小事情出錯時,那個陷阱之門就“啪”的一聲打開了,沒有外部的資源可以利用。不錯,不少學者都在設法論證,明朝是一個富裕的社會,國內貿易量很大,奢侈品市場活躍。然而,最近的中國研究表明,明朝時期的人均收入未見增長,資產總額事實上在下降。
與此相對的是,隨著17世紀晚期英國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海外擴張在幫助英國跳出馬爾薩斯所指出的陷阱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绱笪餮蟮馁Q易為英國輸入了諸如土豆和蔗糖這樣的營養食物以及大量的鱈魚和鯡魚。值得注意的是,1英畝的甘蔗所產出的能量相當于12英畝小麥產出的能量。殖民活動使剩余人口的移民成為可能。漸漸地,相應的效應便是提高了生產效率、收入,增加了營養甚至人們的身高。
我們來看看另一個島國居民的命運吧。它與英國情形很相似,都位于歐亞大陸近海的群島上。英國人積極向外轉化,打下了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全球英國化”的根基;而日本人正處于德川幕府時代,1640年后執行的是嚴格的閉關鎖國政策。所有形式的對外交流活動都被禁止,結果完全錯失了急速發展的全球貿易和移民所可能帶來的益處。到18世紀晚期,英國農民的食物包括肉類產品,同時代的日本人卻主要靠單一的食物攝入,95%都是谷物,其中又以大米為主。這種食物上的差異就說明了1600年后期顯著的身高差距。18世紀英國罪犯的平均身高為170厘米。同時期日本士兵的平均身高只有159厘米。那個時候,當東方人遇到西方人時,他們之間再也沒法相互直視對方了。
換言之,早在工業革命之前,因為商貿和殖民所帶來的物質優勢,小小的英國便已超越了偉大的東方文明了。中國和日本選擇的道路——避開對外貿易、加強水稻種植——意味著,隨著人口的增長,收入開始減少,食物、身高和生產效率也相應地降低了。當農業歉收或農業種植中斷時,其后果便是災難性的。在麻醉品方面,英國人也更幸運些:經歷了長期的酒癮之后,17世紀北美的煙草、阿拉伯的咖啡和中國的茶將他們從酒精麻痹中喚醒。在既是小餐廳又能談股票并可以愜意聊天的咖啡館中,他們變得振奮起來;可同時期的一些中國人手中卻把著煙槍,里面填滿了英國東印度公司輸入的鴉片,最終,他們整日昏昏欲睡。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