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明(16)

中世紀的王國是土地業主繼承人和神職人員共同管理的,而中國則是從上至下由儒家官員來管理,這些官員是從最為苛刻的考試體系中選拔出來的??荚嚫偁幃惓<ち?,但這不是那種推動創新的競爭,因而也就談不上什么變革需求了。

與歐洲那張修修補補、五顏六色的“被子”相比,從政治上看,東亞至少是一張巨大的、單色的“毯子”。當時中國中原地區王朝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北方彪悍的蒙古人和東方的倭寇。自秦始皇——通常被稱為中國的“始皇帝”(前221—前210年在位)——時代以來,來自北方的威脅一直更大,需要投入巨資構筑我們今天所知的“長城”來抵御威脅。在歐洲,從哈德良時期直到埃里希·昂納克時代,一直沒有建造任何與長城有一點可比性的工程。在規模上堪比長城的是灌溉中國可耕土地的運河和溝渠系統。馬克思主義者、漢學家卡爾·魏特夫將其視為“水利官僚政治”式的、東方專制下的、最重要的產物。

北京的紫禁城是統一的中國封建政權的又一個貢獻。為了大致了解其巨大的規模和獨特的風格,來訪者應沿著太和門步行前往太和殿,經過皇帝的休息處中和殿,然后到達舉行殿試的保和殿??磥硎置黠@,“和”與帝國政府永不分裂的思想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


作者:[英]尼爾·弗格森 譯者:曾賢明 唐穎華 出版:中信出版社

與長城一樣,在15世紀的西方,根本沒有任何建筑可與紫禁城媲美,倫敦更不用說,因為倫敦權力分散,分別掌握在國王、世俗和宗教貴族以及國會下院手中,此外,倫敦金融城和同業公會也集中了部分權力。掌權人(機構)都有其宮殿和大廳,但以東方標準論,規模都很小。同樣,中世紀的王國是土地業主繼承人和神職人員共同管理的,他們基于國王的寵愛而被選為管理人(往往可以被無情地拋棄),而中國則是從上至下由儒家官員來管理,這些官員是從最為苛刻的考試體系中選拔出來的。那些渴望以效力帝國為職業的人,必須在專設的考試中心接受讓人身心疲憊的三個階段的考試,那種考試中心如今在南京仍然可以看到:有墻壁、相互連接的大型建筑,里面是成千上萬個狹小的獨立空間,比火車上的衛生間大不了多少。

這些由磚頭砌成的狹小隔間(一位歐洲旅行者這樣寫道)大約長1.1米,寬1米,高1.7米。里面有一個石頭桌子,一個石頭凳子。在長達兩天的考試中,考生都處于駐守在瞭望塔上的衛兵的監視中……考試期間唯一可以活動的是服務人員,他們可來回穿行,為考生補充飲水和食物或清除人體排泄物。如果考生疲倦不堪,他可以展開床具,在這樣壓抑的環境中略作休息。但是,如果他旁邊的隔間燈火通明,這十之八九會迫使他再次握起毛筆……在這種壓力環境下,有些考生徹底瘋了。

毫無疑問,在鞋盒式隔間中經過三天兩夜的奮戰后,最有能力——而且可以肯定,動機最強——的考生過關斬將,通過了考試。由于考試內容側重于儒家的四書五經,要記住多達431286個讓人糊涂的漢字,再加上要寫出極為僵化的八股文(1487年后采用),所以這種考試的選拔的品質便是順從和謹慎。毋庸置疑,考試競爭異常激烈,但這不是那種推動創新的競爭,因而也就談不上什么變革需求了。占據中華文明關鍵地位的書寫語言,其創設初衷在于催生操守派精英,還將大眾排除在他們的活動之外。與歐洲相互競爭的語言對比一下便知道,其反差已極大了。意大利語、法語和卡斯提爾語及葡萄牙語和英語不僅是精英文學所使用的語言,對于那些只接受過簡單初級教育的更廣泛的大眾而言,也同樣適用。

如孔子自己所言: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者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者也,小人而無忌憚也。明朝的中國,遵循中庸者甚廣,而創新之人卻極為鮮見。

網絡編輯:謝小跳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