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腳下的釘子戶 要價1400萬
黃色小樓的出名,除了位置最顯眼外,還得益于戶主在“重慶釘子戶”最熱炒的時候在網上發的帖子:“深圳最牛釘子戶”
釘子戶的女主人張蓮好與丈夫蔡珠祥從泥濘的工地走回自己的住家。
與他們一同堅持在這里的還有另外幾家釘子戶
即使不再是深圳的第一高樓,地王大廈依舊是深圳的地標,在它的周圍,深圳深南大道,東起“東門”,西到“華強北”,匯聚了當地絕大部分的大型金融機構和著名繁華商業區,隨意一個甲級寫字樓的價錢都在每平方米兩萬元以上,是名副其實的黃金地皮。而它原本大多屬于一個離香港最近的村子——蔡屋圍。1981年征地時,這里每平方米只要四五元錢!
今年,站在地王大廈高處,一眼能看見它旁邊多了一塊黃澄澄的空地。那是拆遷進行了一年的蔡屋圍城中村地塊,行將建起“深圳金融中心項目”,新的“深圳第一高樓”也將在此現身??梢蛔鶎痈叩狞S色小樓阻止了它的進程,這就是網友傳說中要價1400萬的“釘子戶”。
工地上沒有施工的跡象,拆遷的工人也都走了,留下了黃色小樓——蔡屋圍老街坊12號。此外,還有23號、29號等共7戶“釘子戶”。而黃色小樓的出名,除了位置最顯眼外,還得益于戶主在“重慶釘子戶”最熱炒的時候在網上發的帖子:“深圳最牛釘子戶”。
從“地王大廈”俯視孤零零的釘子戶
?。保蔡枒糁鞑讨橄?、張蓮好老夫妻倆把屋子收拾得很是干凈,赤腳在屋內走都沾不上灰塵?!艾F在最艱難的時候過去了,他們拆遷時,天天錘子砸得沒法休息,灰塵也大。那些工頭還讓工人在我們屋子周圍拉屎撒尿,那個味道……”
這塊“黃金地皮”的開發商是深圳市京基房地產開發公司,而拆遷人則是房地產開發商與這塊地皮的原主要使用者:蔡屋圍股份公司。他們提出的補償安置方案,有如下的方式:1.產權調換。按現狀查丈建筑面積“拆一補一”,原地回遷,回遷房的產權性質是市場商品房;2.貨幣補償。按現狀查丈建筑面積,補償價格是6500元/平方米;3.產權調換和貨幣補償相結合,120平方米以內的部分,加上獎勵資金,貨幣補償價格相當于12000元/平方米,剩余部分可選擇原地回遷;4.原地回遷部分,過渡期內租金補償為25元/月·平方米?,F在這地塊上386戶原住民已拆遷完畢,遷走的老居民,大多選擇的是第三種方案。但老蔡一家顯然不信任發展商,“這都是沒影的事,萬一他爛尾了呢?發展商為安置戶蓋的都是‘黑心’樓?!?BR> 今年4月1日,市國土局向老蔡發出了“20天內自動搬遷”的裁決書。老蔡說,他在限期前沒幾天才收到通知,氣得血氣上涌,一下就把紙給撕了。后來想想不對,又給粘了起來。讓老蔡氣憤的,還有市不動產估價學會的技術鑒定?!八麄兙驮谖萃庹樟藥讖埾?,連我們家門都沒進,就知道我們家有779個平方米?一平方米值這點錢?”老蔡表示,黃色小樓建了有10年,但內部的確還是簇新的。而離小樓幾步之遙的住宅或寫字樓,均價都在16000元以上,而他的房子則只按每平方米5000元計。這是癥結之一。
老蔡表示,他的屋子雖說建了10年,可內部還是簇新的
老蔡認為拆遷補償的數字不合理
癥結之二在于身份。據老蔡介紹,蔡屋圍的集體地是屬于蔡屋圍股份有限公司的,村民則是公司的股東,每年可以從公司利潤中分紅。在這個地產開發項目中,公司承諾會將所建項目獲得的利潤作為分紅分給村民。許多村民覺得又有房子換,又有分紅,很快同意了拆遷。而老蔡雖是蔡屋圍的原住民,卻在1972年加入了香港籍,他和他的兒女便沒有了分紅的權利。
癥結之三在面積。老蔡講:拆遷時,有人“放風”給村民,國家有規定,1999年后村民自建房面積不得超過480平方米,如果大家拖延搬遷,按法律程序計,超過480平方米的面積都將算違章建筑。這也是讓村民迅速簽下合約的動因。老蔡不怕:“我們家的房子是1996年蓋的,不屬此列?!?BR> 目前,拆遷方提出的補償價格已超過9000元/平方米。老蔡仍表示不滿意,并已申請行政復議,甚至準備好了上法庭。但如果拆遷方真的滿足了老蔡家的要求,那遷走的三百多戶又該怎么辦呢?
1986年時的蔡屋圍。如今許多地方變成了繁華的商業區 資料圖
為一個好的結局祈禱